1.物理学习第一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图甲中组装器材应按照 (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某时刻烧杯中出现如图丙所示现象,此时
烧杯中水 (填“已沸腾”或“还未沸腾”);
(3)当水温接近90℃时,该小组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煤油温度计,并绘制了如图丁中的①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
(4)第二小组使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每隔1min准确记录一次温度,在同一坐标系中描绘出对应的温度与时间图象如图丁中②所示,由图象可知,第二组实验用水质量 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组实验用水质量。
答案:自下而上 秒表 98 已沸腾 99℃ 需要 大于
2.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试管放在水中加热的目的是 。
(2)图2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
(3)根据如图3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的 (填写特征)情况,可以判断这种物质 (填“是”或“不是”)一种晶体。整个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 min。
(4)通过实验可知,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和0℃的水来冷却物体, (填“冰”或“水”)效果好,原因是 。
答案:为了使固态物质受热均匀 乙 熔化过程是一条水平直线,即温度不变 是 14 冰 冰熔化时要吸热
3.地球温度的变化对环境和生命有着巨大影响。小帆在“探究给冰不断加热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观察和收集的数据描绘出温度与时间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看到小帆设计的实验装置后,小强建议将碎冰放入试管中,再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这样改进的目的是 ,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和记录实验数据;
(2)液体沸腾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分析可知图乙中图像的 段反映的是液体沸腾的情况(选填:AB,BC,CD,DE);
(3)小帆发现该物质的图像在AB和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原因是 。
答案:使冰受热均匀 DE 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温度较少,水温升高的慢
4.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碎冰和蜡烛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将适量的碎冰和蜡烛放入试管中置于烧杯,进行加热,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并观察试管中物质的状态变化,记录在表格里,如表所示。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顺序进行;
(2)根据实验可得出:冰的熔点是 ℃,蜡烛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
(3)在实验结束后,探究小组又利用该装置探究了液态烛蜡凝固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烛蜡凝固图像,下面四幅图像中哪一个是蜡烛凝固图像 。
答案:自下而上 0 非晶体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C
5.小明想探究某种固体的性质,他给固体持续加热,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的顺序安装(选填“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在加热时把装有该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么做是为了 ;
(2)由图像可知,此物体是 (选填“晶体”“非晶体”),熔化过程是 阶段(选填“AB”,“BC”,“CD”),此过程中物体是 的状态。
答案:从下往上 使固体受热比较均匀 晶体 BC 固液共存
6.小明同学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用相同的酒精灯和相同的温度计同时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应取 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里,用同样的两个酒精灯对它们加热:加热时,上下缓慢地提拉玻璃棒,这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 受热;
(2)在图甲、乙装置中,用相同酒精灯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3)经过实验得到了如表格记录的两组数据,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作为发动机冷却液,从物质吸热能力角度考虑,应选 (选填甲或乙)液体作发动机冷却液。在物理学中,我们用 这一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这种吸热能力特性;
(4)小刚同学对图中、乙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甲、乙液体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丙所示,这样做的好处是 。
答案:相同 均匀 等于 乙 比热容 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7.在研究海波熔化实验时,根据海波的温度变化与加热情况,已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形,由此可看出:
(1)海波的熔点是 ℃;
(2)海波整个熔化过程加热了 分钟;
(3)第3分钟末,海波是属于 态;第5分钟末,海波是属于 态;第7分钟末,海波是属于 态;
(4)图中BC段是海波的 过程,此时海波要 ,但温度 。
答案:50 4 固 固液共存 液 熔化 吸收热量 不变
8.回顾和反思实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1)在图甲实验中,用相同酒精灯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加热,发现水升温更慢,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更 ,加热过程中,酒精量变少,酒精的热值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在图乙实验中,烧杯内被加热的ab应选用 物质(选题“相同”、“不同”或“可以相同或不同”);
(3)图丙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 从而改变电阻大小;
(4)小明还想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他应选用图丁中 (选填“A”、“B”或“C”)装置,将烧瓶内的电阻与图丙中烧瓶内的电阻 (选填“串联”、“并联”或“串并联都可以”)。
答案:大 不变 相同 长度 C 串联
9.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为了准确测量水温,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将温度计上移”或“将石棉网下移”);
(2)如图乙所示是 、 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此时的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出现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小组的同学将酒精灯熄灭后,发现烧杯中的水仍沸腾了一小会儿。小明认为沸腾的过程不继续吸热也行,同组的同学们认为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你认为烧杯中的水可以继续沸腾的原因是 。
答案:96 将温度计上移 低于 水的质量不同 烧杯中的水还可以从石棉网吸收热量
10.为了比较液体甲和乙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前,应该选取初温和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等”)的甲和乙;
(2)在组装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安装,调好 A 的高度时,酒精灯应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
(3)实验中当两种物质温刚好达到 98℃时,它们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
(4)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甲和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 的吸热能力强。
答案:相等 自下而上 点燃 不同 乙
11.为对比不同的液体物质吸热的能力,实验小组选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设计思路:研究对象被确定为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由于吸热多少不易直接测量,可以采用“ ”的思想,测量在 的情况下,加热时间的长短;
(2)该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秒表和 ;
(3)小刚认为用酒精灯替代电加热器也可以完成本实验,你认为选用 (选填“酒精灯”和“电加热器”)的效果更好,原因是: ;
(4)小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考虑吸热能力,根据以上实验的比对结果,应选 (选填“水”或“食用油”)作为供暖物质,效果更佳。
答案:转换 升高相同的温度 天平 电加热器 用酒精灯加热,很难控制火焰一样,而用相同加热器加热,热源相对稳定,便于控制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因此电加热器效果更好 水
12.小明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试管和烧杯中各装入温度相同的适量热水,分别用温度计测量试管和烧杯中的水温;
(1)实验中,当烧杯中的水温达到90℃时开始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了烧杯中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①如图丙所示是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 (填“A”或“B”)是第3分钟末水开始沸腾时的现象;
②根据图象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是:水沸腾时, ;查找资料,此时的温度叫水的沸点;
(2)实验中,小明记录的试管中水温随时间的变化数据如表所示;
①请在图乙中画出试管内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②小明在实验中观察到,试管中的水始终没有沸腾;通过分析实验中获取的信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答案:A 温度不变 水沸腾需要达到沸点且继续吸收热量
13.(1)如图所示,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①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从图象上看出在0~4min比8~1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 (选填“大”或“小”);
②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第10分钟处于 态(选填“固”、“固液共存”或“液”)。
(2)实验桌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烧瓶内还分别装有阻值不同且不变的电阻丝R1和R2,将它们与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以及导线等组成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小亮利用上述实验器材“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
①小亮探究的是当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 的关系;
②实验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选填“煤油温度变化量”或“加热时间”)来表示的,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答案:3 小 不变 液 电阻 煤油温度变化量
14.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为了观察固态碘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盛有碘的试管浸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如图乙所示(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5℃、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800℃)。
(1)甲、乙这两个实验方案中 (选填“甲”或“乙”)的更合理;
(2)在乙同学方案的实验中,他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的,只是因为这一变化过程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请你根据题干资料分析乙同学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3)实验完成后,乙同学探究热情不减,接着又取出烧杯中试管,然后向烧杯中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干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其成分是 (选填“水蒸气”、“空气”或“二氧化碳”)。
答案:乙 错误 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 升华 二氧化碳
15.小雨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给水和煤油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水和煤油的温度。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如图甲所示,应先调整位置 (填“A”或“B”);
(2)实验中,小雨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则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的温度升高的多, 的吸热能力更强;
(3)由图象丙可知,水和煤油的比热容之比为 ;
(4)小雨想煤油也是一种燃料,于是做了一个煤油灯,如图丁所示,用它来加热与图乙中相同的煤油。通过对比丁图与 (填“甲”或“乙”)图,能够探究煤油和酒精的热值大小;
(5)实验中,应使两种燃料的 相等。待酒精灯和煤油灯燃烧相同的时间后,小雨发现丁图中煤油升高的温度较高,这 (填“能”或“不能”)说明煤油的热值较大。
答案:B 等于 煤油 水 2∶1 乙 质量 不能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于1770年生于塔林(现为爱沙尼亚首都)。他在父亲曾经学习过的柏林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学习医学。1802年,塞贝克获得医学学位,由于他所选择的方向是实验医学中的物理学,而且一生中多半时间从事物理学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工作,所以人们通常认为他是一个物理学家。1821年,塞贝克用铜丝、铁丝和一个灵敏电流表G组成闭合回路,此时电流表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处(中央)。用酒精灯加热两种金属丝的接触点B,如图,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接着用另一盏酒精灯对接触点A也开始加热,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度逐渐减小,这被称为塞贝克效应。
(1)用酒精灯加热两种金属丝的接触点B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 ;
(2)塞贝克效应中 能转化为 能;
(3)要将接触点A的温度保持在0℃,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4)根据塞贝克效应可以用来制造 。
答案:偏转 内 电 接触点A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 温度计
17.在“探究冰熔化的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安装图甲所示器材时,应先安装 (选填“A”、“B”或“C”);
(2)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3)图甲中的小试管内应该放 (选填“冰块”或“碎冰粒”),其目的是 ;
(4)实验过程中,除了要记录时间和温度外,还需记录冰的 ;
(5)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是 (选填“AC”、“BC”或“AD”)段;
(6)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 (1标准大气压下) 可知,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答案:A 秒表 碎冰粒 使冰受热均匀 状态 晶体 BC 酒精
18.用图1中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强弱。
(1)实验前应该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
(2)本实验选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进行加热,实验中上下反复缓慢地提拉搅拌器,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的加热时间长,说明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在物理学上,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用 (填物理量的名称)来描述。
(3)下列现象不能用本实验的结论来解释的是 。
A.夏天在教室洒水降温
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来冷却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4)酒精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固态时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态时的比热容,从第11min到第19min,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将 (选填“不变”、“增加”或“减弱”)。
答案:质量 水 比热容 A 不变 小于 增加
19.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小明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装置中温度计的使用存在错误,请指出: ;
(2)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3)持续加热至水沸腾,观察到“势如奔涛”的景象,这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实验表明,水沸腾过程中,温度 ,需要 热量;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图线的 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
(5)你知道吗,通过降温居然也能使水沸腾。如图丁所示,将刚停止沸腾的水装入烧瓶,迅速塞上瓶塞并倒置,然后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重新沸腾起来,原因是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 。
答案:玻璃泡碰到杯壁 92 不变 吸收 BC 降低
20.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几种液体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一: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该实验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你建议小明采取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2)在实验中观察到很多有趣的现象煤油温度计,图乙是水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况;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该实验地点可能在 (选填字母序号);
A.拉萨 B.威海 C.北京
实验二:利用图丁所示装置探究酒精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4)实验中,小明发现当试管内的酒精沸腾时,烧杯中的亚麻仁油却没有沸腾,由此可知亚麻仁油的沸点比酒精 。
答案:热传递 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始温度) 沸腾时 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A 高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