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歌成就,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第一大家。无论是题材的广泛性,还是形式的多样性,亦或是意象的理趣性等,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而归根结底,苏轼的诗歌成离不开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因为只有深刻的人生思考,苏轼才会逐渐对沉浮荣辱持有旷达乐观的态度,才会将自然现象上升为哲理,生活的感受也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如苏轼的《题西林壁》。
毋庸置疑,《题西林壁》是苏轼很有名气的一首诗,几乎人人会背,尤其最后14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饱含大智慧,历来为人所称道。即便是相隔千里岁月,它也因语浅意深,因物寓理,而被很多人引用为至理名言。那么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究竟说的是什么理呢?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即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但除了清楚它的理之外,我们品读这首诗的时候,也有必要去了解它将自然现象上升为哲理,将生活感受转化为理性反思的过程。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改贬为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途经九江时,曾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拥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美誉的庐山,不仅让他陶醉其中,还触发了逸兴壮思,从而写下了《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它的意思很简单,也就是说从正面看庐山,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则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通俗点说,就是庐山风光千姿百态,总有一种是你喜欢的。同时,这两句诗也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景的生活感受。
众所周知,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就各不相同,这点在我们平时节假日出门旅游的时候就能体验到。所以不仅是庐山,可以说任何一种景物,只要你观看它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而根据这一规律,自然便有了后面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我虽然从多个角度欣赏了庐山的面貌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但还是没能认清,因为我始终处在庐山之中。
很显然,苏轼就是一个局中人,他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和真相,就是受到了认识条件限制的缘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相信大家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都深有体会。另外,“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还告诫了我们事物的真相往往仅凭一点是无法确认的,需要经过多点认证,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诗歌能激发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因此,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不仅仅能引起人们对庐山美景的向往,也能激发人们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到哲理性的认识。总的来说,《题西林壁》是苏轼很有名气的一首诗,几乎人人会背,最后14字饱含大智慧。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