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学习中,大多数人都是先从临帖开始,临帖是学习书法至关重要的一步,若能将古人笔法临摹的出神入化,其实也是一种高超的能力。
例如“宋四家”之一的米芾,早年在“集古字”时期,就临摹过大量“二王”书作,从中领悟到了晋人的书法技艺,有了深厚的书法根基,后来开创自我书风。
在米芾的传世书作中,被世人公认“最逼近”王羲之的书作就是《方圆庵记》,此作全文共计750余字,由米芾33岁时抄写。
正好处于“集古字”时期,笔笔取法古人,仔细观察此作转折处的圆劲感,和字体的结构,例如像“盖”“内”“成”等字体的留白处理。
就会发现与王羲之的《圣教序》极为相似,但又不失个人之风,将王羲之笔法“放大”,行笔迅疾跳宕、潇洒自如
点画书写的干脆利落,墨色的阴阳变化较为鲜明,笔锋转变也丰富多彩,笔势沉着凝练,好像英姿飒爽的骏马,字字神采十足。
就连苏轼也评价其字曰:“米书超逸入神……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这句话是说在他看来米芾的书法能与王羲之、钟繇等人并排,虽然这么听起来有些夸张,但是米芾确实临摹晋人达到“神境”。
传说米芾的书法都被当作“二王”真迹买卖,现在“三希堂”法帖之一的王献之《中秋帖》,就有人说是米芾临本,而并非王献之的真迹。
这样高超的“以假乱真”能力,足以证明米芾的晋人笔法功底有多深厚,从古至今其书作一直备受学书者追捧。
尤其是这卷《方圆庵记》是学习“米字”的首选范本,此作有着纯正的晋人之法,行笔灵动自然,作品气韵畅通,被后世看作学习“二王”的敲门砖。
虽然字体多含欹侧姿态,但是重心大多都在一条直线上,法度较为严谨,相较于后期的《蜀素帖》等书作,这幅行书有着恰到好处的“刷字”之风。
既能写出古人之法,又兼具米芾的独特风格,更加有利于初学者进行把握,难度相对来说较低一些,非常适合打基础。
时常临摹,不仅可以学到正宗的古人技法,还能体会到米芾沉着痛快的笔势书圣,若能将此作学会书圣,学习“二王”等人和米芾后期的作品就不会感到特别吃力。
《方圆庵记》在米芾书丹后,由陶拯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刻于石碑之上,可惜后来石碑丢失,现在传世只有拓本。
在众多拓本中,最好的一幅就是宋拓本,这个拓本使用工艺较为精良,卷中字体完整、清晰,墨色变化以及用笔之法都能看清,现存于上海市博物馆。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米芾的《方圆庵记》(宋拓本)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以及笔法转变都清晰可见,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