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柳絮因风起”与“撒盐空中”

苏州立达语文教育研究中心 姜广平

谢家的一次家庭聚会,因为谢道韫的一句诗而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未若柳絮因风起”也被人们从古代说到今天。

“公大笑乐”,表明谢安对这个侄女的才华给予了十分肯定。谢道韫才女之名也由此确立。“未若柳絮因风起”一时间华光四射,冠绝千古,成为咏雪名作。

“咏絮才”也因此被认为是才女的标签。如《红楼梦》中所写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撒盐空中差可拟解析_撒盐空中差可拟_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拟读音

相比之下,谢安二兄谢据的长子谢朗所说的“撒盐空中差可拟”便逊色许多,几乎毫无光彩。

那么,“未若柳絮因风起”到底好在哪里?

普遍认为,用柳絮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契合无间。一是取柳絮可比拟飞雪的形状,说明飞雪骤且大的特征,应了“寒雪日内集”之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特点。

又有论者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妙处不仅在设譬精工,还在表达出才女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她将东风吹绵比作北风飞雪,以和煦春色喻严冬雪景,表现出女才子开朗乐观的胸襟和对美好春光的由衷向往。

要之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说到底,其实就是妙在自然、贴切。以季节喻季节,以自然现象喻自然现象,未见人工斧凿之痕,妙夺造化,巧夺天工。

柳絮撒盐空中差可拟,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神来之笔: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取其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雪花柳絮,可谓异迹而同趣。

因风而起,漫天飘飞,这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妙。且柳絮飘飞的季节是春暖花开之时,冬季之冷景,以春季之暖景写出,更见诗意。后人所极为称道的咏雪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对“胡天八月即飞雪”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喻之,当是从谢道韫这里获得灵感,同样以季节喻季节、以自然景观拟写自然景观,真可谓鬼斧神工、巧夺天机。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评说《世说新语》,认为,“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恍然生动”“简约玄澹,真致不穷”也其实可以来评说谢道韫这句诗。

撒盐空中差可拟解析_撒盐空中差可拟_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拟读音

而“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过于滞重。

喻之妙在于神似。徒有形似,则未免有穿凿之痕。且盐在空中“唰唰唰”地撒,重重地下落,躲之不及,何谈欣赏?既无美感可言,又有生硬附会之嫌。又,空中撒盐,谁在撒呢?有那么多盐可撒吗?这都是“撒盐空中”之喻严重缺陷所在。

但仍然有人为“撒盐空中”亦具美感。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为“兄子胡儿”谢朗翻案了。

茅盾在《大地山河》(作品见《茅盾散文·沙滩上的脚迹》,浙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1月)一文里说: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自然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

在茅盾看来,柳絮因风起,实在只能比作江南的雪。

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拟读音_撒盐空中差可拟_撒盐空中差可拟解析

而江南的雪,实在不成气候,就是在鲁迅的名作《雪》里,说“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也因为雪后“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所以,鲁迅极为称道朔方的雪: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这样说来,谢道韫的诗,其实到底是有条件限制的。虽然诗中所显示出的自然、工巧,也便不能说尽天下之雪。

正因此,谢道韫咏雪,岑参在几百年后则力压谢道韫一头了。而鲁迅又以《雪》这篇散文诗另出机杼,再翻新意。

而当代作家迟子建在她的散文名作《北方的盐》(作品见《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7月)中这样写道:

盐那雪白的颜色常使我联想到雪。在北方,盐与雪正如雷与电,它们的美是裹挟在一起呈现的。

盐与雪来历不同。雪从天上来,而盐来自地下。……不论它们来自天上还是人间,其形成都有一个浪漫的过程。云与海水作为雪与盐的载体,其氤氲与浩渺的气质总令人浮想联翩,谁能想到缥缈的云会幻化出那么轻盈、美丽、灿烂的雪花?谁能想到奔涌的海水会萃取出结晶的、闪着宝石一样光泽的盐粒?

……盐在漫漫寒冬中披着它银色的铠甲在北方闪亮登场了。它其实在秋天就亮着她的白牙向北方女人微笑了。

盐被白花花地撒向缸里的时候,会发出簌簌的声响,好像盐在唱歌。

……所以盐在秋季是撒向北方土地的最早的雪,它融化了,融化在菜蔬最后的清香中。

在迟子建的散文中,盐与北方的雪都具有一种“氤氲与浩渺的气质”,而盐在北方,也确实是撒向北方土地最早的雪,盐像雪一样,“融化了,融化在了菜蔬最后的清香中”。

很难说迟子建的《北方的盐》写作灵感不是来自“撒盐空中差可拟”这一句。

这样说来,在北方人看来,“撒盐空中差可拟”,实在又是一种妙到毫巅的譬喻了。

(《小翰林国学丛书》编辑部 供稿)

撒盐空中差可拟_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拟读音_撒盐空中差可拟解析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