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我们的记忆里,大熊猫作为国宝一直被国家很好的保护着。作为一种濒危动物,我国法律规定,个人不得私自饲养大熊猫。如果有人私自收养或伤害大熊猫,都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每个公民有保护大熊猫的义务。
近日,一则关于大熊猫“降级”的新闻广泛传播。很多人一头雾水:降级是什么意思?大熊猫不需要被保护了吗?
【热点预测】
作为国宝,大熊猫的野外种群数量和受保护情况一直备受关注。近日,一则关于大熊猫“降级”的新闻广泛传播。很多人一头雾水,网上引起纷纷热议,对此,你怎么看?
【热点解析】
看到这则新闻,可以说是国人的骄傲和欣慰,说到大熊猫“降级”大熊猫降级,如果能够对此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首先要认清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大熊猫降级,什么是“降级”?
针对于这一问题其实是广大网友不解并且广泛热议的,其实这次所谓“降级”,是“濒危降级”,而非“保护降级”。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早在2016年的全球濒危物种评估中,已将大熊猫濒危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所以降的是人们对大熊猫濒危程度的评估,但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的保护级别并没有降。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降级”?
一方面,大熊猫种群数量一直稳步增长,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7月8日对外公布,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这是我们历年来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不懈努力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彰显了我国环境保护的突出成果。大熊猫濒危程度的“降级”,印证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升级”。
自上世纪90年代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苦采伐久矣”的野生动物得到了一片片不被打扰的森林栖息地。为这一物种的长远生存安全提供了保障,得到了如今“濒危”降“易危”的佳绩。
第三个问题,“降级”不降关爱。
一方面,大熊猫保护依然任重道远,中国不会降低对大熊猫的保护力度。如果降低其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出现怠慢和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成就会很快丧失,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
因此,继续强调大熊猫的濒危性并不是危言耸听。大熊猫保护管理能力仍需加强,管理人员素质仍需不断提升。当然相关的主流媒体和大家喜闻乐见的自媒体要做好宣传引导,对“降级不降关爱”的理念有客观的认识。
同时从每个人做起,每个小事做起,携手保护生态环境,使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爱护野生动物,共同打造宜居的生存空间。
来,思维拓展一下,给你一分钟,列出下题的关键词提纲,留言给我:
单位准备组织“野生动物保护和打造宜居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领导交给你组织,请问你该怎么组织?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