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化理论举例_涵化理论的意义_涵化理论

距离考研还有121天

考研时间 12月25日-12月26日

(预测时间)

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又称涵化分析、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它出现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起因是当时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十分严重,美国政府因此专门成立了一个“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来专门研究此项问题。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等人注意到此,于是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电视暴力内容的研究涵化理论,他们除了对电视暴力问题进行内容分析以外,还测量电视对受众态度的影响,发现电视对受众的态度有着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早期的涵化理论线性模式基本内涵:

一是受众的涵化效果与他们观看电视的数量呈正相关,观看数量越多,涵化效果越明显;

二是电视对受众的涵化作用是单向的、整体的,受众只要观看电视,就会产生一定的涵化作用;

三是受众观看电视的数量与观众认知之间是单向的、整体的。

新媒体语境下涵化理论的模式转变:

(1)媒介互动性与受众个性的融合:“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是双向涵化、互相影响的一个过程。传统的涵化理论认为,只有媒介涵化受众的理论;但是在大数据时代,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实时性、交互性,受众可以亲自参与到网络虚拟环境的构建过程中,媒介内容和展现方式会根据受众需求的反馈而进行调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大数据时代是“受众决定媒介”。

(2)由虚拟网络空间向现实实体空间转移:“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实现了多时空、多维度、多方面和实时性推送的精准涵化。大数据时代的精准推送,能够帮助受众把注意力从线上转移到线下。

(3)媒介破坏性与结构性并存,“媒介涵化受众”具有破坏性、结构性涵化的特点:由于网络的便捷性与大数据时代推送的精确性和瞄准性,受众容易在线上投人过多的时间,或者与网络中的好友更多接触而忽略了与身边的朋友和亲人的交流涵化理论,破坏人们之间的现实亲密关系。

(4)自我涵化的循环过程:“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是一个不断循环、互相影响的自我涵化过程。大数据时代,网络媒介可以通过精准分析大众的需求而进行推送,这是对受众的涵化过程,但同时受众也可以重新建构网络内容。大数据时代整个涵化过程就是受众本身以自我为中心点不断进行被媒介涵化以及自我涵化的过程。

涵化理论_涵化理论的意义_涵化理论举例

主编:羽生生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