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团的领导机关干部进修班(第17/18/19期)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40余名团干部齐聚“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红色历史,感悟思想伟力。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开始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井冈山考察时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时隔95年后,一群青年来到这里,重温那段红色历史,信仰的光辉、奋斗的史诗、人民的伟力,历久弥坚、震撼人心。
信念之火永不灭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瞻仰大厅,有一处纪念墙让人难以忘怀。黑底金字的纪念墙庄严肃穆,上面镌刻着15744位烈士的名字。实际当时牺牲的人数,数倍于此。据统计,从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在两年零4个月的井冈山斗争中,近4.8万人牺牲,平均每天近60人献出生命。正是因为有着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才无惧“敌军围困万千重”,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用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全体学员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在这里,学员们切身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接受到深层次的心灵洗礼和思想震撼。
英灵安息,浩气长存。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着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
松柏叠翠,庄严肃穆。授课老师以“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讲述了一个个坚贞不屈的革命事迹,不禁让我潸然泪下,感受着革命先辈为了革命胜利展现出来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和灵魂洗礼。在井冈山这片红色革命热土上,有无数英雄战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在这片常青的土地上定格余生,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我们应当珍惜当下,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团结进取的革命精神。
——徐倩
实事求是闯新路
茅坪八角楼井冈山精神是,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层楼房,因装饰着八角天窗而得名。阁楼书桌上,一灯如豆。当年,借着一根灯芯的微弱光芒,毛泽东在这里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以农村为中心”“思想建党”“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毛泽东同志立足于中国革命现实,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成功探索,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
全体学员来到八角楼革命旧址,重读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的著作,感受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辉。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这几日在井冈山红色革命旧址参观学习,红色文化浸润心灵,激动和期待之情一直萦绕心田。
今天来到魂牵梦绕的八角楼下,思想似乎穿越到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那时风华正茂的毛委员,用“八角楼之灯”划破苍穹,照亮历史的星空,深刻改变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而被“八角楼之灯”点燃的,正是这样一批具有“赤子之心”的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在这方被称为“天下第一山”的红土地上,坚定理想信念,创下无数个“第一”:第一块农村根据地,第一支工农武装,第一个红色政权,第一部土地法……它们成为了“井冈山道路”的闪亮标识。做为新时代的新青年,秉持八角楼的理想信念之灯,定会成为“追光者”,以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吉延萍
艰苦奋斗攻难关
那时的井冈山,“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战士们守着天险,却没有口粮。怎么办?挑!军民齐上阵,每天往返100多里地,肩挑背驮把30万斤粮食运上山。当年,井冈山条件十分艰苦,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反复进攻和严密封锁,军民处境极为困难。连下饭的盐,都是从老墙土上刮下来熬成的硝盐。但井冈山军民不畏艰难,不畏强敌,在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下,依旧坚持开展斗争。
“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全体学员们唱着《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共同行走在崎岖、陡峭、狭窄的朱毛红军挑粮小道上,感受着当年红军的艰难处境,体会着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重走朱毛挑粮小道,作为洗涤心灵、重温革命精神的圣地,让我体会到革命前辈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砥砺初心使命,学习、传承、弘扬好井冈山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不怕困难,不怕艰辛,逢事想在前面、干在实处,在关键时刻冲得出、顶得上、担得起,扎实走好新时代的“挑粮”路。
——谷永钦
依靠群众得胜利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句诗描写的是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的一次关键战斗——黄洋界保卫战。1928年8月,面对敌人四个团的兵力,红军两个连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顽强反击,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正是有了群众这“真正的铜墙铁壁”,党和红军才多次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
在黄洋界保卫战旧址群,学员们齐声诵读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实地感受了那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斗。站在当年的壕沟前,触摸着那尊立了奇功的迫击炮,脑海中浮现出革命先辈勇往直前的身影,大家心中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今天参观了黄洋界哨口、小井红军医院井冈山精神是,每一处革命旧址、每一张陈列图片,都让自己久久难以忘怀。通过老师的现场授课教学,我们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仿佛回到了曾经红色革命斗争年代和艰苦岁月,使自己深刻感受到了党领导人民开创革命道路的艰辛,体会到了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和革命勇气,对“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把红军的优良传统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艰苦朴素、不屈不挠的优良作风,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地为青年服务,在共青团领域做出新的、更大的辉煌。
——赵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团的领导机关干部进修班(第17/18/19期)的全体学员将永远铭记、世代传承,让井冈山精神照亮自己青春前行的道路。
来源:团的领导机关干部进修班(第17/18/19期)
带班老师:龚杰、郑丹霞、谢珍志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