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作为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共产党员修身养性、提档升级、增强素质的“宝典秘籍”。党员干部要细心揣摩宝典秘籍的精髓和要义,凝心铸魂,勤学苦练,练好调查研究“三板斧”,着力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铆足劲、下功夫、用好力,将板斧抡得好、舞得妙、砍得实。
练好“躬身入局摸实情”的板斧,做到“深”而不“浅”,杜绝“粗枝大叶”的习惯。开展调查研究,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12个方面调研内容,采用“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一线。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使命躬身入局,精心布设“棋路步数”。通过亲临现场看一看、田间地头走一走,放下身段听一听,和颜悦色问一问、问题症结找一找、经验干货捞一捞,搞清楚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踩、身子向下沉,把情况问题摸实、看透、弄清,全面掌握基层现状、群众需求、矛盾症结,切忌“雾里看花”“水中捞月”,防止出现看不清、摸不透、干不实的情况。倘若蹲在办公室坐而论道、遥控指挥,或者坐上小车转一转、走马观花溜一圈,以“浮光掠影”“粗枝大叶”的习惯搞调查研究,往往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此,开展调查研究,要少走“经典路线”,多走“盲区死角”;少看“盆景花瓶”,多看“后院角落”;少练“花拳绣腿”,多练“硬功实功”。要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寻找“病灶源头”、洞察“细枝末节”、实施“靶向治疗”,为调查研究精准把脉,提供准确、详实、可靠的信息数据,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
练好“追根溯源查问题”的板斧,做到“准”而不“偏”,杜绝“以偏概全”的思想。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调查研究达到精准的效果,需要在全面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锤炼“解剖麻雀”之功,培养“解剖麻雀”之心、抓住“解剖麻雀”之要。要善于总结规律,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通过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入研究前因后果和问题症结,既要了解“是什么”“怎么样”,又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既要竖着耳朵认真听,又要聚精会神认真想,找准关键点,抓住真问题,从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因此,找准问题,追根溯源,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沉下身子,锚定“破釜沉舟”的决心,锻造“刮骨疗毒”的勇气,锤炼“铁杵磨针”的精神,在基层的泥土里“摸爬滚打”。要对基层情况反复深入地调查取证,了解新情况、把握新动态、掌握新线索,弄清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问题找全、找准、找透。要深入落实,沉到一线,及时查看、梳理和总结乡村振兴、综合治理、作风建设等方面的堵点、难点和热点。要打破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俗套,避免作秀式、盆景式、“蜻蜓点水”式、“钦差”式的调研,否则,调查研究就成了应付差事的幌子、装点门面的手段、班门弄斧的表演。
练好“雷厉风行亮实招”的板斧,做到“实”而不“虚”,杜绝“应付差事”的态度。调查研究的根本是笃定实干,解决问题。衡量调查研究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到位不到位,关键看问题解决了没有,群众满意不满意。解决问题,要谋定而后动,尽心而至诚,举重而若轻,制作一张张“施工图”,列出一张张“计程表”,提出一个个“金点子”。要克服调查研究的“马太效应”,不耽搁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时机,不能一味地回避困难、躲避矛盾、绕开主题,也不能偷工减料、挑肥拣瘦。这种避重就轻、虚无主义的表现背离了调查研究的初衷。如果只注重调查,不注重研究;只注重研究,不善于落实,调查研究就成了“摆设挂件”“套路剧本”“无本之木”。调查研究要回归本真,擦亮本色,练好“实功”,杜绝“虚功”,要甩掉应付差事和拼凑对付的态度,不能“光打雷,不下雨”,不能一味地“装门面”“图作秀”“搞花活”。调查研究不能局限于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不能浮在“蜻蜓点水鱼打花,出去转转就回家”的表面。需要在熟悉情况、理清脉络、抽丝剥茧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判、深度解剖、出谋划策。要运用辩证、全面和发展的思维,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推敲、加工和提炼。要聚焦不同对象、不同问题,科学制定具体方案、健全问题台账、厘清责任清单、压实责任链条、制定给力措施。要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坚决果断的行动,勇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难题,知难而上、迎难而上,解决好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进一步疏通“堵点”,打通“梗阻”,排除“障碍”。调查研究、破解难题,切忌坐等上门的书面调研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只伸手要,不上手干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哪些?,态度敷衍、拖沓散漫,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就会粗制滥造,经不起推敲和打磨。唯有精心谋事、用心干事、专心成事,做足“绣花功夫”,方能做好调查研究的“锦绣文章”。
兰州市红古区矿区街道办事处徐秀生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