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瓷器比较文雅和质朴南宋北宋如何划分,这根宋代以文治国有关系,宋代官窑跟宋朝的政治分不开,由于靖康之变等历史原因出现了北宋和南宋之分,因此宋代一朝有两个官窑。
北宋官窑称旧官,因临近黄河南岸而受河道改变、河泥淤积,已深埋在今开封市地面近十米之下,无法再探究窑址。高宗南渡后,在临安另立新窑,为南宋官窑,称新官。在杭州凤凰山下设立的,称修内司官窑或内窑,主要烧造宫廷日用瓷器。
南宋有一个叫顾文荐的人,写了一本《负喧杂录》的书,说“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宣政间”指的是政和到宣和年间,正好接续“大观”年号,从1111年到1125年。不知曹公这一笔偏偏写在前面,又是什么意图?据《负暄杂录》可知,北宋后期在汴京,就是今天的开封设立官窑烧造瓷器,您看北京故宫藏“北宋官窑青釉弦纹瓶”。这是最早的官窑概念,在此之前,宫廷用瓷都是在民窑中定烧,如定窑、钧窑、耀州窑等。
北宋和南宋的官窑都有紫口铁足的特征。所谓“紫口铁足”,是指口部由于釉薄,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现铁褐的颜色。这个特征南宋要比北宋明显,原因是南宋官窑的青釉就没有北宋官窑的厚,釉一薄,特征就更明显了。两宋的官窑都有开片,以此难于辨别。但在瓷器烧造当中,一般来说北宋瓷胎都厚重一些,南宋的都轻薄一些。
哥窑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也有开片。有一种说法是“官哥不分”南宋北宋如何划分,可见它们的类似程度之高。一般来说:大开片为官,小开片为哥;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哥窑的“金丝铁线”,哥窑没有找到窑址,对哥窑器的判定还有很多争议。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章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也有学者,根据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格古要论》中对修内司官窑特征的记载,认为传世哥窑即南宋修内司官窑。因没有找到窑址,众说纷纭。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