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里长城中有这样一座关隘,它见证了十位皇帝的兴衰,花费了168年才得以筑就。厚重的城墙横穿戈壁镇守着明长城最西端的天堑,被人们称作“天下第一雄关”,它就是河西咽喉—-嘉峪关。
曾经, 作为交通要塞和国防重地,嘉峪关金戈铁马气势磅礴,可随着时代变迁,当苍凉古城不再需要拿起兵戈,它又该何去何从?
我们现在所说的嘉峪关大多是指嘉峪关的关城,它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距今已有645年的历史,在雄伟的万里长城沿线上分布着大大小小众多关隘,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两座,一座是东端的山海关,另一座就是西端的嘉峪关。
后者较前者犹有过之,所以嘉峪关是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而决定在嘉峪关这个地方建造一座关城的是明朝的征虏大将军冯胜,当时他正班师凯旋,途径河西走廊中部的嘉峪塬时发现在西麓有一处奇特的隘口,此地不仅东连酒泉、西接玉门、北靠黑山、 南临祁连地理位置上十分优越。而且峡谷穿山 ,危坡逼道是天然形成的易守难攻之地,冯胜当即决定在此建关以御外敌。
镇关将军-冯胜
1372年 ,关城的修建工作开始了,在一代代忠勇将士的努力下古城历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从区域划分上来看关城由内城 、外城、 罗城 、瓮城 、城壕以及南北两翼的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
从军事设施上来看关城由长城城台、 墩台、 堡城星罗棋布,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 、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 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不仅地势天成而且攻防兼备,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因为嘉峪关的隘口是西域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故常有藩国引兵进犯,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座关隘便成了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发现嘉峪关不平凡的冯胜不是第一个。
早在汉武帝元狩二年时,一名看起来稍显稚嫩的十九岁少年就曾站在嘉峪关的黄沙之中,少年目光锐利似乎已经穿透了厚重的砖石,看到了远方荒芜之地上向着嘉峪关奔袭而来的匈奴大军。西汉建元元年,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诞下一子,没人会想到这个当时平阳县小吏的私生子会在十九年后亲自挂帅,称号骠骑将军。
逾乌盭, 讨遬濮, 射狐奴斩敌四万余人,一举夺取了河西走廊,彻底打通中原和西域的通道,这个少年就是西汉名将- 霍去病。
他两次出征西域都曾经过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隘口,只要在这里成功封锁讨赖河峡谷到黑山之间的线路就能阻断东西,平定中原。故言 ,得嘉峪关者得天下。因此 ,在这里建造一座要塞直接关系到中原大地的安危。
霍去病画像
然而要在黄沙漫天的戈壁中仅凭人力建造一座城难度可想而知,士兵们每天都要徒步数十里从远处的黑山上开采重达千斤的石块,然后就地打磨成较轻的石条。可即便如此,运输依然是最大的问题,人力有限车也拉不动。
为了把石头运到嘉峪关,他们从秋天等到了冬天,随着寒潮的降临嘉峪关气温骤降,所有士兵都端着盆接满水在通往关城的路上泼水成冰,再把石条挪到冰面上成百上千人同时用力,靠滑行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
嘉峪关关城在困难中建成,也在战乱中得以成长,如今六百多年过去了,为何这座古城没有消逝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愈发重要呢?
因为嘉峪关失则中原不保,因此常有西域番国引兵进犯,在几百年保卫家园的历史中嘉峪关上演着许多英雄故事,其中芮宁将军的故事最为动人。
芮宁将军雕像
明朝正德年间,吐鲁番汗国派出两万大军沿河西走廊一路向东,试图染指富庶的中原大地。作为西北的第一道防线,嘉峪关必须挡住敌人的铁骑,当时镇守嘉峪关的将军名为芮宁,闻此消息他立刻带领士兵驻守城墙,可没想到敌人知晓嘉峪关易守难攻,于是悄悄翻过祁连山绕开了嘉峪关的关城,直扑其后的肃州城。
一时间风声鹤唳,因为肃州一旦陷落大明则危矣,吐鲁番汗国的大军将长驱直入进可挥师中原地,退可围攻嘉峪关。而嘉峪关一旦战败,河西四郡必将不保,面对如此危局芮宁没有犹豫,因为肃州城必须要救。
当晚 ,芮宁紧急抽调了841名战士放弃携带粮草轻装上阵, 孤注一掷,在月色下急速行军驰援。面对十倍于自己的敌军,芮宁从没想过后退,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将敌人截杀在肃州城前,在两城之间的黄草营两军相遇了面对巨大的人数差距芮宁和其他士兵们想的从来不是战胜也不是活着,而是尽可能地消灭敌军,直到最后一支箭用完,芮宁也没有选择逃走。
经此一役 ,肃州得以保全,但嘉峪关的八百多名战士全部战死沙场,在此后的三百年间嘉峪关经历了大大小小数百次战斗,前后见证了十八位游击将军的辉煌。可随着战争的止戈,这座军事要塞失去了自身的功能,面对新时代的快速逼近这座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城池又该何去何从。
当一座城市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它又该如何生存?
这正是“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如今面临的问题,在漫长的历史中是嘉峪关挡住了关外的铁骑,也正是因为这座城的存在河西走廊的战火逐渐消退,商业贸易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迁移嘉峪关。这里再也没有战争的硝烟了,可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座古城好像迷路了,从抵御战争到经济交流,时代的发展超过了它的想象。
不过很快, 古城就不再惶恐,坦然接受新生,因为它从不是孤独的个体,生活在嘉峪关里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这座城一切都变了 ,一切也都没变。
曾经战场上的号角冲锋,变成了如今广场上的锣鼓喧天,曾经戍守边关的沙场练兵变成了骨子里的尚武精神,曾经用于杀敌的刀枪棍棒变成了百姓锻炼的用具。从历史中走出的嘉峪关选择放下金戈,在嘉峪关人的帮助下积极转型,努力搭建中原和新疆之间的沟通桥梁。
但修路容易, 保路难。因为当地恶劣的环境,早上才打扫干净的公路下午就会被风沙掩埋,沙石会破坏路面的完整性,为了保护公路当地人开始种树,但在戈壁滩种树十分困难,空旷地带的风沙更大刮的人睁不开眼。
“到了嘉峪关 两眼泪不敢往前看 戈壁滩往后看 鬼门关抬头看 灰色天”这首当地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嘉峪关的恶劣环境,但恰如当初修建嘉峪关的明朝将士,当地人没有选择放弃而是自发地植树造林 抵御风沙,虽然第一批种下的一百棵树只活下来八颗,但它们就是嘉峪关新生的象征在嘉峪关人的心里茁壮成长。
从那时起,古城就掀起了全民植树的热潮,原本要一个月种完的五万棵树苗在一万多嘉峪关人的努力下短短几天就全部种完,当年的嘉峪关将士靠着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让一座古城拔地而起,如今的嘉峪关人民延续了古老的优良传统,仅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就把这座黄沙中的古城变成了一块奇迹的绿洲。
曾经, 一代代忠勇将士凭借坚韧的意志在荒芜的戈壁上开疆辟土,铸就了这座坚毅的古城,如今新一代古城人倾注了心中最强烈的爱国情怀,让这座西北雄关巍然矗立,恰如宏伟的万里长城。其中的每一块砖都是那么普通,可当无数砖块凝聚起来就汇成了中国的脊梁,正是这份团结的精神让中华民族传承至今天下第一雄关,并将继续前进走向更加久远的未来。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