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这是唐末诗人郑谷的一首七绝,表面看似在写重阳节后的处处景色,实际是诗人已经看破了人心,景色的好坏、璀璨或暗淡必然会随着人心的变化而改变,有种唯心主义的意味。
就像明代唯心主义思想大家王阳明所说的那样:“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万物投射在人的内心,人的内心的反映,就是万物。
虽然它是唯心主义,不过说的不是毫无道理。当你快乐时,你看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但当你内心充满忧郁甚至是愤怒时,你看周围的一切确是那样的阴暗暗淡,毫无生机可言。
国外的“我思故我在”哲理名言也是相同的道理,你只有用脑和心去思考,你才会感到自己的存在,否则,你将不会在这个世上存在。
因此,唯心主义在于强调自己的心和脑,重点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唯物主义相反,都有其利弊,有其好坏。
苏轼和李白都是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两者各参其半,积极享受当下生活的美好,哪怕是在人生中最艰难最困苦的时刻,依然能苦中作乐,找到生活中的美好,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遐想,从而继续享受生活,不为现实社会里的种种磨难所击垮。
苏轼屡次被贬,却写下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李白刚踏进长安,常遭冷眼,却也下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发自肺腑的豪言壮语。
苏轼有一次和他的好友王巩于重阳节赏菊,诗人们赏菊必然都要喝酒作诗,他俩也不例外。俩人都喝醉了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看着眼前的美景,好友王巩先写下了一首诗,苏轼便与之唱和,遂也写下了这首趣诗,前四句模仿李白,却句句超越了李白,赏菊诗中最为捧腹,却句句蕴含深意:
《九日次韵王巩》北宋·苏轼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一、二句是模仿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一句,李白和朋友喝酒,自己喝醉后便写道:“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我现在喝醉了你回去吧,如果明天还愿意,把琴抱过来继续喝。
然而苏轼在此词中却说:“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我已经醉了不能喝了,你不要停继续喝,要不然你到青州之后我们就不能像现在这样畅快无忧无虑地喝了。
由此二句可以看出,苏轼虽然模仿李白,其胸怀明显超越了李白。苏轼是以朋友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而李白却只图自己的快乐,不管朋友的快乐。
三、四句也是模仿李白《秋浦歌》里一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将自己的愁苦比喻成自己的白发,很多很多,而且还迅速飞快地生长。
而苏轼在此词中却说:“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自己的愁苦也如鬓霜很多,自己的年纪还很大,但作诗的水平却不如王巩你啊,还离得很远呢。苏轼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愁苦很多,年纪大了,还非常谦逊。
由此二句可以看出,苏轼虽然模仿李白,其境界明显超越了李白。苏轼虽然愁苦很多,但非常谦逊,而李白只是表达出了自己的愁苦很多。
五、六句可以看出,不管王巩你去往了哪里,我苏轼作为你的朋友都会去找你,陪你喝酒,可见其友谊交情深厚。此句中“老子”可不是现在“老子”的含义,带有一种戏谑的意思,使全诗变得趣味十足。
诗人苏轼在最后两句表现出了不想与自己的好友王巩分开,变更要充分享受当下两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不然等以后分开了会难过悲伤,由此看出苏轼对友人王巩的将要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最后一句里的“明日黄花”已成为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成语,形容比喻过了某一段时间就失去了其特有的价值的事物,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珍惜现在存在价值的事物,不要和避免错过。
综观全诗,此诗精细而收敛,清秀而细密,总体清逸,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暗示了自己就如同“明日黄花”一样,告诉了统治者,不要这时候失去了我,过段时间我便失去了为你们效力的价值。
只有好好把握、活在当下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内心光明,憧憬未来的人,才不会惧怕任何困苦磨难,这样过好自己的一生,没有错过、没有遗憾,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便是人生道路上的成功者!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