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游计划
(ID:csmyjh01)
作者 |谢毛毛
当北方城市居民在屋内吹着暖气吃雪糕时,南方城市居民的冬天很可能是这样的:身穿珊瑚绒、腿盖省被,在屋里裹上三四层还是觉得冻人。
看来,歌词唱的果然没错:“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大家常说,北方冬天的寒冷是物理攻击,仅靠衣服和暖气就可以轻松防御。而南方冬天的寒冷则是魔法攻击,取暖要靠一身的浩然正气。
事实真是如此吗?放眼全国,到底哪里才是冬天最冷的地方?
气温最低的地方,室外堪称天然冰箱
只看自然空气温度,最冷的地方毫无疑问在北方。
基于新浪微博用户@ 王_晓磊 根据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数据整理更新的中国气象历史数据(),我们选取了全国35个主要大中城市,总结出一份室外平均空气温度排名。
毋庸置疑,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在本次气温最低大赛中摘得桂冠南方城市,哈尔滨和长春分别以零下8.42℃和5.83℃的低温稳居前列,同期的海口却温暖如夏,保持着20℃的宜人气温。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哈尔滨最冷月份,也就是1月的平均气温可低至-16.9℃,比海口少了足足37℃[1]。
为什么南北温差这么大?
想要讨论冬天的气温差异,最绕不开的就是太阳辐射。
相信大家都对下方的中国1月平均气温热力图并不陌生,从图中可看出,等温线的分布大体与纬度平行。也就是说,纬度位置是气温差异的一大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造成北方的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从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也更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吹来的冬季风,使得北方地区首当其冲,难免变得更加干燥、寒冷[2]。
这就是为什么一到冬天,东北“银”就开启速冻模式:拉回来的白菜、包好的饺子、新捕的活鱼通通往院子里一丢,就是纯天然的冰箱,自带保鲜和速冻功能,冻豆腐冻梨冻柿子,万物皆可冻。
不过,虽然漠河地区的平均气温堪称全国之最,但是“中国冷极”的称号并没有落在它头上。真正的“中国冷极”其实是内蒙古根河市,年平均气温只有-5.3℃,极端低温可达-58℃[3][4]。
不过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很多,纬度高低只是其中一部分,海拔、天气状况和太阳活动长短缺一不可[5]。
以“冷极”根河市为例,它位于大兴安岭山地,海拔高度多在700~1300米,又经常出现阴雨天气,一到冬天就意味着低温严寒,迎来百草皆枯的时期[4]。
这也就是为什么青藏高原明明纬度和南方地区差不多,气温却差了十万八千里[6]。
当然,气温还不止和上述的纬度、天气、海拔等因素挂钩。2016年,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还发现,高原山地地面加热具有特殊性,导致南亚季风对高原地面加热具有负反馈作用,即抑制高原地面加热[7]。
看来,气温是门科学,更是门复杂的玄学,还得因地制宜进行分析。
体感温度最低,还得看南方
不过,北方比起南方主要是室外冷,论起室内,那就是两码事了。
人们常说,南方冬季的湿冷是魔法增伤,气温看着不低,人却感觉冷得彻骨。并不是天气预报不靠谱南方城市,而是人体所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和气温并不一致。
相较于空气温度这一客观性指标,体感温度把环境气温和其他因素相结合,常常用来描述人体对冷热的感觉。
研究表明,人体所感受到的体感温度不仅受气温影响,也同时受湿度、风速等作用[8]。比如与无太阳辐射的情况相比,在有太阳辐射的情况下,人体对于温度的变化的敏感程度稍大,而且人体对环境更容易满足[9]。
弗莱堡大学气象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最为舒适的体感温度为18-23℃,体感温度在13-18℃ 之间就会有凉的感觉,13℃以下就会觉得冷,8℃以下觉得非常冷,感觉难受[10]。
有一则地狱笑话是,在北方,如果你感觉冷,进屋穿个短袖就行;在南方,如果在屋内穿着羽绒服还觉得冷,不如就出门暖和一下。
虽然听起来很魔幻,但确实是现实主义描写。北方取暖靠装备,南方取暖全靠抖。从人们在室内体感的温度来看,中国冬天最冷的地方可能就得在南方了。
根据中国气象历史数据,我们计算了室内体感温度为基础的各类指标,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里未集中供暖城市的室内寒冷程度进行了排名。
虽然合肥等城市已在试点暖气,但由于覆盖率不高,所以依旧纳入计算范围[11]。
未集中供暖城市中最冷的前30名大多都在南方,阿坝、迪庆、甘孜最冷,就连号称气候宜人、夏季凉爽的贵州毕节也难逃上榜的命运[12]。
当然,这仅仅是未供暖的城市的室内体感温度排名。等到开春的那天,暖气停止供应足以把习惯了暖气的北方人冻哭。没有了暖气,北方人的privilege在这一刻消失得一干二净。
如果要比较全年室内体感均温小于13℃的天数,那么西南地区最冷,华南地区较暖和。
重庆仙女山雪景 / 图虫创意
华南地区最冷的1月份里,也只有不到半个月,室内体感温度低于13℃,和其他地方动辄十天半个月相比,可以说是相当短的时间了。
最悲惨的还是要数那些住在南方最北端的居民,比如南京。
它的地理位置仅次于秦岭到淮河一线,湿度大,体感温度低,雪量也大。去年历经6次寒潮,浦口站观测到的最低气温只有零下10℃,但依然没有实现集中供暖[13][14]。
南方这么冻,凭什么
横向比完各地的气温,我们再纵向对比不同时节的气温。
对比冬春季节各个月份的室内体感均温,不难发现,各地在1月份会变得天寒地冻。除了华南地区的月均温还高于13℃,其他地区都保持在1-4℃的低水平。
1月是冬天气温的最低谷,但是在很多北方地区,供暖设备的运行让原有的寒意变得不那么艰难。以北京市为例,规定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在5℃及以下,或遇到强降雪等可能对居民生活保暖产生重要影响的天气时,可以提前供暖。
于是人们大多时候待在比较温暖的室内,尽可能地减少出门的机会。
另一方面,湿度是南北方体感温度有壁的最大影响因素[15]。
相较于北方,南方城市的湿度更大,合肥高达90%,南京、上海、杭州、贵阳等城市也超过了80%。在低温条件下,高湿度会使人感觉阴冷、湿冷,从而加剧人的不舒适感觉;湿度很小则会加剧干燥的不舒适度[16]。
各地的平均湿度在1月份达到了最高,整体要比12月高出9个百分点,这和冬春季节的气温走向也是一致的。
这主要是因为在低温环境下,如果空气中湿度过大,意味着人体表裸露部分(如头部、手部)所含水分更多,而水的导热率比空气大很多(水为4.18,空气为0.002508),有利于人体热扩散,加之水分蒸发需要消耗人体热量,因此人的体温就会降得快[17]。
在冬天,如果洗手没有及时擦干而裸露到室外空气中容易生冻疮就是这个原因[18]。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南方冬季的日照时数少得多,缺少阳光直接照射,人处在较多阴湿天气里就会感觉天气冷[17]。
所以,有人提出“不应该用秦岭-淮河一线来衡量供暖需求,毕竟有的南方城市是真的很冷”。
图源:图虫创意
有学者研究表明[19],即使以更严格的标准——冬春期间体感温度低于8℃天数超过90日——来衡量南方地区的供暖需求,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贵州大部,重庆、浙江、江西、湖南、云南部分区域也属于高供暖需求区域。这些地方的冬天,没有暖气也会很难熬。
其实,不仅南方地区,部分北方地区也没有暖气,比如河南省就没有实现集中供暖的全省覆盖。与驻马店仅一河之隔的信阳,虽然气温相差不大,但是就没有暖气,被人调侃“除了冬天,其他季节还是很值得信赖的”。
尽管南方的冬天如此难熬,大家苦苦期盼的暖气也没有踪影。毕竟,集中供暖不是你想有,想有就能有;即使有了,也要缴纳一笔不小的取暖费。
没有暖气,真的太“南”了。
[1] 国家统计局. (2022). 中国统计年鉴2021.
[2]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21). 气候. Retrieved 9 April 2021 from
[3] 根河市融媒体中心. (2022). “中国冷极”冷资源技术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召开. Retrieved 7 September 2022 from
[4] 根河市人民政府. (2022). 气候特点. Retrieved 23 May 2022 from
[5] 申彦波, 赵宗慈, & 石广玉. (2008). 地面太阳辐射的变化、影响因子及其可能的气候效应最新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09), 915-923.
[6] 郑度, & 赵东升. (2017). 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科技导报(06), 13-22.
[7] 吴晶晶. (2016).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南亚季风对青藏高原地面加热的抑制作用. 新华社. Retrieved 19 January 2016 from
[8] 徐大海, &朱蓉. (2000). 人对温度、湿度、风速的感觉与着衣指数的分析研究. 应用气象学报(04),430-439.
[9] 冯国会, 梁若冰, 宁经洧, 高妍, &郭振红. (2007). 太阳辐射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分析.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5), 790-793.
[10] Matzarakis, A., Mayer, H., &Iziomon, M. G. (1999). Applications of a universal thermal index: 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43(2), 76-84.
[11] 中新网. (2019). 安徽合肥市提前9天启动供暖,业内人士:南方供暖需因地制宜. Retrieved 14 December 2019 from
[12] 毕节市人民政府. (2022). 自然地理. Retrieved 26 December 2022 from
[13]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22). 自然状况. Retrieved 24 August 2022 from
[14] 田甜, &张中玄. (2022). 南京江北今冬将新增17个集中供暖小区. Retrieved 28 October 2022 from
[15] 吴兑. (2003). 多种人体舒适度预报公式讨论. 气象科技(06),370-372.
[16] 朱学玲, &任健. (2011). 人体舒适度的分析与预报. 气象与环境科学(S1), 131-134.
[17] 刘志伟. (2020). 南方气温高于北方,为什么却让人感觉更冷. 科技日报. Retrieved 3 December 2020 from
[18] 刘璟瑜. (2003). 空气湿度和风对体感温度的影响. 河南气象(03),34.
[19] 王汶, 彭爱珺, 张佳丽, 徐四威, 余涛, & 白晓琼. (2019). 基于体感温度的中国供暖需求分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 12-20.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