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时间是什么意思_千瓦时符号_符号时间

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3100~3102—1993),除古籍和文艺类出版物外,所有出版物特别是教科书和科技书刊,在使用量和单位时,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都应符合此国家标准的规定。

一、量和单位的名称错误

〔案例〕每头子猪占圈舍面积为 0.3 ~ 0.5 米。

〔辨析〕“米”应改为“平方米”。“米”是长度单位,“平方米”是面积单位,不能混用。

〔案例〕动迁之初,周王室的直辖面积约有 600 平方里。

〔辨析〕“平方里”为非法定计量单位,应换算成“平方千米”。

〔案例〕该市7月份人均用电量为 15 度。

〔辨析〕“度”为非法定计量单位,一般情况下不应再使用,“15度” 应改为“15千瓦时”。上面这个例子出自某小学教材。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度”的释义有作为电量单位的用法,但作为中小学教科书,应该使用规范的计量单位。

〔案例〕5方天然气能使用多长时间?

〔辨析〕“方”为非法定计量单位,一般情况下不能再使用,“5 方”应改为“5立方米”。

〔案例〕这棵瓜秧上结了一根15公分长的黄瓜。

〔辨析〕“公分”为非法定计量单位,应改为“厘米”。

〔案例〕夏白菜棵小,应加大种植密度,一般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密度49500多株。

〔辨析〕表示种植密度的“49500多株”的单位错误,可根据实际情况, 将“株”改为“株/公顷”。

〔案例〕可撒播,也可以点播,每亩播种量 300—750 克/公顷。

〔辨析〕表示每亩的播种量的单位错误,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克/公顷” 改为“克”,或将“每亩”删去。

〔案例〕花椰菜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每100克鲜菜中含 61 毫升。

〔辨析〕“毫升”应改为“毫克”。花椰菜中的维生素C并不是液态的, 不能用毫升作单位。

〔案例〕一床被子,两个枕头,一个十四寸的旧电视机。

〔辨析〕“寸”应改为“英寸”。电视机的规格单位是“英寸”而不是“寸”。

〔案例〕根据测得的Ct值与标准曲线得到样品中Rictor基因拷贝数,其与相应组织样品重量(μg)的比值即为单位重量 Rictor基因的拷贝数。

〔辨析〕此句中两个“重量”均应为“质量”。“重量”是已经废弃的旧的量名称,特别是在科技书刊中,不应再使用。

在一些科技类书稿中,常常出现非法定计量单位、非单位符号用作单位符号的现象。对于非法定计量单位一定要换算成法定的计量单位。如“斤”“两”要换算成“千克”或“克”,“英尺”“英寸”要换算成“米”或“厘米”,“亩”“英亩”应换算成“公顷”或“平方米”,“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要换算成“帕”, 等等。还有一些废弃的旧名称在出版物中也不能使用,如:“密度”不能误为“比重”,“物质的量”不能误为“摩尔数”,“功率”不能误为“瓦数”,“长度”不能误为“米数”,等等。

在理工类书稿中,还常常出现一些外国的物理学家、数学家或化学家的译名,有的已经是约定俗成的名称了,在使用时一定要规范统一,不能在同一本书中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如:一本图书中同时出现“傅里叶”“傅立叶”“付立叶”等多种写法,应统一为“傅立叶”;一本图书里同时出现“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佛伽德罗常数”等写法,应统一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一本图书中同时使用“阿基米德”“阿基米得”等写法,宜统一为“阿基米德”;等等。遇到译名不一致的情况,若不能判断正误,就要多核查《辞海》等权威工具书,查阅相关的资料,参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名词,找出权威工具书收录的已经约定俗成的规范译名。

二、量和单位的符号错误

1.组合单位符号错误

〔案例〕根据有关规定,我市建筑供暖一个冬季的费用标准为35元/平方米。

〔辨析〕“35元/平方米”应改为“35元每平方米”或“35元/米2”。“元每平方米”是单位的名称,“元/ 米2”是这个单位的中文符号,而“元/平方米” 既不是单位名称也不是中文符号,是错误的。此类错误很常见,如:“牛顿/平方米”,若表示压强单位的中文符号,应为“牛/米2”;若表示压强的单位名称,应为“牛顿每平方米”。

〔案例〕电机额定转速为 750 转/分钟。

〔辨析〕“转/分钟”应改为“转/分”或“转每分钟”。“分钟”对应的中文符号是“分”。

〔案例〕某电视机一个月内消耗的电能是 13.5 kW·时。

〔辨析〕“kW”为单位的国际符号,“时”为单位的中文符号。在组合单位中要么都使用中文符号,要么都使用国际符号,不能两种符号混用。可将 “kW·时”改为“kW·h”或者“千瓦时”。

〔案例〕那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88Km/ 时。

〔辨析〕“km”为单位的国际符号,“时”为单位的中文符号,在组合单位中两种符号不能混用。另外,词头“k(千)”要采用小写正体,不能采用大写正体。“88 Km/ 时”应改为“88千米/时”或“88 km/h”。

〔案例〕······出现两个暴雨中心点:一个在西部泌阳站,降水量29.9mm/小时;一个在东南部息县站,降水量 31.0 mm/小时。

〔辨析〕此句中两个“mm/小时”均应改为“mm/h”或“毫米/ 时”。“mm”是单位的符号,“小时”是单位的名称千瓦时符号,在组合单位中不能混合使用。

〔案例〕在磁力搅拌器的搅拌速度为500rpm时,考察正极材料LiCoO2在盐酸溶液中浸出Co的浓度。

〔辨析〕“500rpm”应改为“500r/min”。表示转速单位的国际符号应为“r/min”。

2.正斜体错误

《量和单位》规定:除pH(表示酸碱度时用到的“pH 值”,“pH”为正体,“p” 为小写,“H”为大写)以外,所有的量的符号都必须使用斜体。代表变动性数字、坐标轴名称及几何图形中表示点、线、面、体的字母做下标,采用斜体。一般来说,正体字母主要用于明确定义、含义或专有所指的符号、代号、序号、词和词组等。单位的国际符号应使用正体。

〔案例〕重力加速度g取10N/kg。

〔辨析〕表示重力加速度的符号“g”应该用斜体,要与质量单位g(克)区分开。

〔案例〕跑完100m他只用了11s。

〔辨析〕在物理学中,某物质的质量用斜体的m表示,而长度的单位要用正体表示,不能混淆。时间的单位秒要用正体s表示,而在拉普拉斯变换中的复变量要用斜体s表示,使用时要注意区分。

〔案例〕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ch。

〔辨析〕数学公式中表示面积和周长的字母应大写,且用斜体,“s=ch”应改为“S=Ch”。

〔案例〕 Y=0.378X+0.001,R2=0.999,式中X表示样品在490 nm处的吸光值,Y表示葡萄糖质量数(mg)。

〔辨析〕此句中“Y、X、R”都是变量的符号,要使用斜体。代表变动性数字、坐标轴名称,以及几何图形中表示点、线、面、体的字母,均应采用斜体。

再如:希文字母π表示圆周率时应为正体,有的出版物中误为斜体;几何图形中表示点、线、面等的字母应为斜体,如点O、线段AB等应为斜体,有的出版物中误为正体;数学中表示判别式的“Δ”应为斜体,有的出版物中误为正体。

3.大小写混淆

《量和单位》规定:一般单位符号为小写(只有单位“升”的符号例外,可用大写“L”)千瓦时符号,来源于人名的单位符号,其首字母应该大写。例如:g(克)、m(米)、s(秒)、t(吨)等是一般的单位符号,应使用小写,如果写成大写的 G、M、S、T就是错误的。单位符号Pa(帕)、J(焦)、Hz(赫)等来源于人名,其首字母应大写,不能写成 pa、j、hz或者HZ。

〔案例〕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边为a,高为h,它的面积用s表示,那么S=ah。

〔辨析〕表示面积的字母“S”应为大写。

〔案例〕它的高度可以达到3500 Km。

〔辨析〕“千米”的国际符号是“km”,两个字母均小写。

〔案例〕冲击块和滚轮都为钢质的,设冲击时间为t =0.02S······

〔辨析〕“0.02S”应为“0.02 s”。时间单位“秒”的国际符号为小写的“s”。另外,数字和单位符号间应留有适当空隙。

〔案例〕将6 Kg的山药皮分别采用乙醇回流提取、闪式提取和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提取。

〔辨析〕“Kg”应为“kg”。词头“k(千)”要采用小写正体,要与热力学温度单位的国际符号“K(开尔文)”区别开。

〔案例〕压球机参数为压力15 Mpa。

〔辨析〕“Mpa”应为“MPa”。来源于人名的单位符号,其首字母应该大写。

4.其他错误

〔案例〕他现在的体温是36°。

〔辨析〕“36°”应改为“36℃”。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国际符号是“℃”。

〔案例〕

符号时间是什么意思_符号时间_千瓦时符号

图10-1

〔辨析〕图10-1右侧文字中“‘0’度”的规范写法应为“0摄氏度”或“0℃”。另外,图片上的温度单位的国际符号也是错误的,“C”应为“℃”

〔案例〕先量取800c.c.混合溶液。

〔辨析〕“c.c.”是废弃的表示容积的计量单位“西西”对应的国际符号,不能使用。“800c.c.”应改为“800mL”。

〔案例〕0.02毫克千克

〔辨析〕“毫克千克”既不是单位的中文名称也不是中文符号。如果使用单位的中文名称应为“0.02毫克每千克”,那么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应为“0.02毫克/千克”。

〔案例〕Fenton试剂之所以具有非常高的氧化能力,是因为在Fe2+离子的催化作用下H2O2的分解活化能比较低(34.9 kJ/mo1), 能够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OH。

〔辨析〕“kJ/mo1”应为“kJ/mol”。在这个组合单位符号中,小写的英文字母“l”误为阿拉伯数字“1”,两者差别非常细微,要特别注意区分。

〔案例〕从图中可以看出,节点带宽分配算法的启动延时集中在2.5秒。

〔辨析〕此句选自某学报专业性较强的科研论文,“2.5秒”应为“2.5s”。在非普及性书刊和高中以上教科书中,在表达量值时,都应当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不能使用单位的中文名称或中文符号。如:把m、min、Hz、m/s2分别写作米、分、赫、米/秒2,在非普及性书刊和高中以上教科书中是不允许的。中文符号和名称只有在小学、初中教科书和普通书刊中有必要时才使用。

〔案例〕当两者相距仅300米左右,相对速度为1.5米—3米/秒时,宇航员通过手控调整飞船完成对接。

〔辨析〕“1.5米—3 米/秒”应改为“1.5—3米/秒”。

作者丨李明清河南省出版产品质量检测鉴定中心主任

《河南出版质检动态》主编

李红彦 海燕出版社质检主管,副编审

河南省图书质检专家组专家

排版丨周炫羽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