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滑动阅览

1996年9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作出了推进东西对口协作的战略新部署,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27载春秋,闽宁同心、山海共情,经验做法薪火相传、久久为功。

近年来,漳州市与中卫市海原县、永宁县闽宁镇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闽宁协作逐步实现“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推动多领域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筑牢产业基础,提升教育和医疗水平,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人才队伍,为东西部协作注入新内涵、新动能。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5月8日至5月12日,市委宣传部组织市直、漳浦县有关单位和省、市、县新闻单位代表赴宁夏开展“共话山海情 同唱协作曲”主题调研采访活动。

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_漳州特产_漳州名贵特产

▲集中采访中

期间,调研采访团一行前往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固原市原州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等多地,关注近年来闽宁协作中教育、产业、文旅、医疗等多个领域,聚焦闽宁两地人民携手奔小康的奋斗历程,见证浓浓的山海情谊。

采访团所到之处,都得到当地宣传部、文旅局和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和悉心指导,得到援宁干部和受援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中卫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鹏,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固原市委常委、副市长,福建省第十二批援宁工作队领队陈论生分别看望了调研采访团成员。

漳州特产_漳州名贵特产_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

▲在中卫市海原县,调研采访团一行与漳州市第十二批援宁挂职干部、专技人员和在宁创业的企业家代表进行了座谈

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两地持续加强合作,以“漳州所能”援“海原所需”——

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_漳州特产_漳州名贵特产

共谱“协奏曲”续写“山海情”

漳州特产_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_漳州名贵特产

一个在东海之滨,一个在西北山塬。漳州与海原,相隔2000多公里。

1996年,两地跨越千里“结亲”,携手共克世纪贫困。27载光阴,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这场跨越山海的约定从未间断。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适应形势任务变化,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

2022年9月,闽宁协作第二十六次联席会议上,福建和宁夏再次相约,不断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推动闽宁协作走实走深。

面对新时代、新起点、新要求,漳州与宁夏不断拓展协作广度、深度漳州特产,创新协作方式,从单向扶贫转向互利共赢,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场跨越时空的山海情缘正续写新的篇章。

扶智扶富扶福

特色产业“挑大梁”

五月的宁夏,气候清爽宜人。在位于中卫市海原县三河镇的富陵村,433栋红瓦白墙的房子整齐划一,家家户户屋顶上都装有太阳能热水器,长达10公里的喷绘巷道五彩缤纷穿村而过,广场公园的“漳浦亭”里孩童嬉戏。

漳州名贵特产_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_漳州特产

▲村貌整洁的富陵村

富陵村是2017年8月易地搬迁的移民村。搬迁初期,曾面临没有支柱产业、增收困难、基础设施差等发展难题。“当时,村里人均年收入才2400多元!牛棚跟人住的房子围在同个院子,只隔两三米,一进大门就能闻到一股牛屎味。”富陵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成军回忆。

自富陵村搬迁后,漳州援宁工作组多次走访考察,陆续从闽宁协作专项资金中划拨经费,帮助富陵村完善基础设施、教育配套设施,并建设肉牛养殖园区,引导农户肉牛“出户入园”,牛舍改菌棚,发展菌菇产业。

“闲置的牛棚种上蘑菇,收入还挺好,种上瘾了!”看着满棚刚冒出芽的菌菇,海原县三河镇富陵村村民马玉武满怀感激,“一开始很抵触,因为没人种过,多亏援宁干部的引导,还手把手教会我们种蘑菇。” 福建省援宁工作队海原工作组组长,海原县委常委、副县长曾小明表示,援宁工作组把“扶智、扶富、扶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技术帮扶,让老百姓掌握致富的技能,变“输血”为“造血”。

漳州名贵特产_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_漳州特产

▲海原县三河镇富陵村村民马玉武在自家的蘑菇房里查看蘑菇的长势情况

罗成军给我们算了笔增收账,“预计每户种蘑菇一个周期纯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一年两个周期收益可达3万元左右。”

用小菌菇为村民撑起“致富伞”的还有来自漳浦的企业家王宝德。原本经营3家服装厂的他,在2017年海原县招商引资中来到海原县。“当时考察发现当地食用菌产业仍属空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便决定把食用菌产业引到海原,带动当地群众增收。”王宝德说。

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了解当地种植环境、一轮又一轮地进行试种、拓展销售渠道、解决物流运输难题……王宝德成立闽宁百草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启了“跨界转型”之路。经过近两年的试种,发现赤松茸、平菇和木耳等食用菌品种特别适合个体农户种植。

“我们为农户提供菌包和种植技术,手把手地教他们种植和管理。现在种几十平方米的蘑菇,比原先他们种100多亩农作物的收益还高。”如今,王宝德带领300多户农户种植食用菌,种植面积约150亩,年产量达300多万菌包,一年可创收1000多万元,每个农户每年可增收1万多元。

闽宁对口帮扶菌菇项目自2022年在海原推广以来,共培训种植户8期300余人次,种植户已由三河、西安两镇扩大到高崖、七营、贾塘等6个乡镇。目前海原县菌菇种植户328户、种植128万棒,投入闽宁协作专项资金600余万元。种植总收入达700万元以上,户均收入2.2万元。

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_漳州特产_漳州名贵特产

▲固原市原州区融侨丰霖肉牛养殖示范园区

除了菌菇,肉牛产业也是带动海原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漳州援宁工作组紧扣海原县“一主四特”产业布局,经过多次调研后,从闽宁协作专项资金中划拨4831万元,建设养牛场、活牛交易市场、肉牛屠宰场、肉牛配套项目等,推动肉牛产业转型升级,让肉牛养殖形成产业链条,变“卖整头活牛”为“卖牛肉产品”。如今,海原县每年增产肉牛4000多头,产值超1亿元。

增产增值增效

彰显发展“援”动力

一走进闽宁纺织生产车间,便听见机器“滴滴”作响,几十名女工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一件件加工完成的成衣呈现眼前。

“以前我就在家带小孩,打零工,一年下来只有四五千元的收入。”2017年,田进花被招进闽宁纺织,现任缝制车间一车间一组组长,“公司请师傅手把手教我们缝制技术,使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现在一个月能有4000元左右收入。”

2017年,在漳州援宁工作组的牵线搭桥下,王剑辉从漳浦来到海原县闽宁科技园创办了闽宁纺织制品有限公司。创业初期,公司遭遇物流成本高、上下游配套产业不齐全、工人缺乏技术等诸多困难。“刚招进来的工人缺乏技术,我们就请师傅进行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技能,实现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的转变。”王剑辉介绍。

为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漳州援宁工作组加大闽商入宁政策宣传,通过招商引资、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等措施,引进东部企业家来宁投资兴业。2022年,海原县新增引进落地投产企业3家,计划总投资7.69亿元,实际到资6.1亿元,现已全部投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98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10人。

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_漳州特产_漳州名贵特产

▲在海原县闽宁科技园电脑刺绣车间内,女工在生产线上忙碌

同时,依托闽宁协作,海原县筹资1.47亿元建设闽宁科技园,先后引入闽宁电脑刺绣、卡立方等企业落户园区。闽宁科技园实现由最初的一家闽宁纺织厂,逐渐发展到4家企业聚集的园区,实现单个企业向一个产业链发展的聚变。预计3年内,园区落户企业可达12家,解决就业8000人,带动3000户1.5万人口就地致富。

随着产业链的完善,产业不断升级,闽宁纺织的产品从简单的粗加工产品,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拓展。“如今我们的产品远销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被Gucci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采用。”闽宁纺织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剑辉自豪地说。

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_漳州名贵特产_漳州特产

▲在海原县卡立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有序作业

产业振兴,交通先行。“海原县红古至香水桥工程项目有2处通道下穿银昆高速,雨天容易造成地方道路积水进而影响道路通行。”2021年,漳州交通集团权属路通公司质安部负责人、路桥高级工程师陈富强,挂职海原县交通运输局建管中心副主任,经过多次现场实地踏勘,提出设计优化方案,不仅化解了通道与排水间的矛盾,还解决了该项目庙山沟桥桥台及两侧边坡建设用地受限问题,确保了桥台及两侧边坡的质量安全稳定。

2022年,来自漳州交通集团权属通平公司工程部的工程师车轲,接替陈富强的工作,持续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管理、工程缺陷修复、交(竣)工验收等业务方面发挥技术“传帮带”作用。

一组组数据成为车轲援宁工作的生动注脚。助推新建村组硬化道路113公里,生产砂砾路13.7公里,改造危桥5座,改建公路站2个,维修43条农村公路381处水毁,建设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12公里,安装防护栏80米,完成路况检测2526.04公里。

在闽宁协作下,海原县文旅产业也实现了新突破。在漳州援宁干部、海原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结定的牵线搭桥下,今年2月26日,北方23家旅行社已经成功和海原县文旅产业集团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以前来海原的游客不多,协作签订后每年都会有3万左右的游客来海原旅游,有力拉动当地的餐饮、住宿、购物等多业态增长。”挂职海原县文旅产业集团常务副总的罗雅莉表示,后续也会把漳州产业联盟成员单位里面涉及旅游行业的成员单位一起邀请到海原,为把海原打造为宁夏旅游线路的一个中转站出谋划策。

当漳州的资金、技术、产业和管理优势,遇上海原的土地、特色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闽宁协作走出了一条从“单向帮扶”到“双向奔赴”的互利共赢之路。

立足海原县农副产品品牌资源优势,漳州、海原积极拓展“特产馆+展会+工会+电商”等销售渠道,推动海原消费帮扶产品进入福建机关、企业、社区、商超,同时,把漳州的优质产品引到海原,促进“协作共赢、共同发展”。目前,漳州共销售海原县农特产品2.02亿元,形成了“产地直销”“西货东卖”消费帮扶新模式。

同心同向同行

青蓝携手育桃李

“减负提质该‘减’什么?‘提’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作业?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逐一厘清……”在海原县李旺镇中心小学二楼的一间教室,一场特别的线上培训正在进行。

讲台上,电脑投屏的那一头,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特聘教授张锦毅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发展的思考”为主题展开生动讲解。讲台下,屏幕的这一头,来自海原县13所学校的50多名教师个个听得投入,手中的笔记本记满一页又一页。

漳州特产_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_漳州名贵特产

▲“漳州—海原”线上新课标培训活动在海原县李旺镇中心小学启动

这一次的“云上”讲座,源于一拍即合的“联盟”。受条件限制,海原县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足,需要专家的引领、解读。为此,漳州努力推动漳州小学教育联盟牵头单位——漳州城市职业学院与海原县教体局开展战略合作,构建“漳州—海原”小学教育联盟,提升海原教学质量水平。

通过联盟搭建,由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提供培训方案,海原县所有小学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与相关培训。其中,线上培训包括分学科的“新课标”解读以及课堂教研。为了打破参训教师空间地域的限制,自5月中旬起,全县小学教师通过扫描二维码,在手机端或PC端开展“云端”学习。“下阶段我们将根据双方意愿,推动骨干教师线下跟岗学习交流。”漳州援宁专技队教育组组长叶绍辉说。

培训到底有没有效果?李旺镇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周进万听完课后,还没等记者开口问,便急着说起他的心得。“都说到心坎里了!只有理念发生变化,课堂才会有变化”,聊到课堂,这个西北汉子感慨道,“从漳州来的老师们实实在在地教会我们的老师怎么说课、听课、评课,最重要的是把沿海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传递过来,这是最让师生们受益的。”

山海携手育英才。东海之滨的春风持续吹往六盘山下,摇动了一棵又一棵“树”,推动了一朵又一朵“云”,奏响了一曲又一曲闽宁两地教育合作的“春之歌”。

2000年,福建第一批64名支教教师来到宁夏。23年来,在两省(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教育协作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协作水平不断深化,实现了从“输血式”向“造血式”、从基础教育向各级各类教育、从单一支教向全方位帮扶合作的“三个转变”,开创了东西部教育协作的新样本。

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_漳州名贵特产_漳州特产

▲海原县李旺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朗诵诗歌

2022年8月以来,闽宁教育协作再上新台阶。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由福建省选派的10名校长、26名优秀教师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选派的55名优秀教师组建成10个教育团队,奔赴宁夏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建好1所普通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推动受帮扶学校提升育人水平。

海原县是这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作为漳州一中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队成员,卢劲文被派往海原县兴海中学担任常务副校长。“学校建于2011年,年轻老师占80%以上,平均年龄30岁左右。”卢劲文介绍,根据这一情况,帮扶团队厘清帮扶思路,以“青蓝工程”为抓手,创建“1+N”教师帮扶模式,提升青年老师的教研教学能力。

“我们发动兴海中学自己的骨干教师也参与进来,锻炼教师队伍,打造一批‘带不走’的师资力量。”根据生源特点,他们还逐步摸索出多样化办学的方向,培养体育、音乐、艺术特长生,“目前学校已有69名学生通过了这些特长专业的测试。”卢劲文说道。

漳州特产_漳州名贵特产_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

▲漳州市爱心人士向海原县李旺学区捐资助学仪式在李旺镇中心小学举行

和卢劲文一样,漳州高新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罗伟强,现挂职海原县职业技术学校任校长。近一年以来,他也在探寻着该校的发展特色。“学校原来的办学思路是走普通高中的升学路,经过我们改革规划,推动完善了学校的专业系统建设,明确人才培养方案,规范课程体系,为学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道路,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

此外,罗伟强希望通过推动常态化往来交流加深两地间的合作共促、优势互补。5月下旬,漳州高新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园迎来海原县职业技术学校20多位师生,开展为期13天的访学、培训活动。“其中有10名回族学生,将和我们漳州的学子一起学习交流,希望对他们视野的开阔有所帮助”,罗伟强笑着说,“我始终相信,越走动,就越亲密。”

用心用情用力

理念根植润沃土

初夏虽已至,海原傍晚的温度还固执地停留在个位数。但在海原县职业技术学校的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温室大棚里,多肉、月季、火鹤花、绿萝等十多种花卉绿植盛情绽放,熟悉的花圃场景让人恍惚间身处漳州。

“这个花卉基地有观花区、观叶区、悬垂植物区、育苗区4个区,另外的蔬菜基地、果树基地也已经基本搭建完成了。”说起自己主要负责的实训基地改造,漳州援宁专技队队员、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讲师李珍博士侃侃而谈。

身兼福建省级特派员和漳州市级特派员的双重身份,李珍博士是带着《枸杞优质品种选育示范》和《草本类中药材在宁夏海原的栽培适应性筛选及品质评价》等闽宁合作专项项目来到海原的。

援宁期间,他与海原县职业技术学校、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相关项目合作。目前,项目在海原县职业技术学校的试验地已经完成枸杞、牡丹、白芍、麦冬共4种药材的种植。

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_漳州名贵特产_漳州特产

▲李珍(左一)在海原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枸杞优质品种选育示范基地向记者介绍相关种植情况

在海原县职业技术学校,李珍还把自己的专业和专长延伸至校园里的田间地头。为此,他在原有基础上将该校畜牧专业实训基地提升改造成集花卉基地、蔬菜基地、果树基地、中药材基地、组织培养室“四基地一培养室”的整体格局,推动学科专业化学习实践。“我希望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助力畜牧专业的产、学、研达到新的高度,为乡村振兴出把力。”对未来的前景,李珍满怀希望。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越来越多的力量向海原汇聚,每个倾力付出的身影,都将智慧、汗水和激情播撒在西部的这片热土上,携着东部的海浪,浇灌出艳丽的花朵。

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_漳州名贵特产_漳州特产

▲海原县职业技术学校的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里春意盎然 王鹏程 摄

除了援宁教师、科技人员,一批又一批援宁医生不仅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引进来,也实实在在地培养本地人才漳州特产,为当地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造福百姓。

“谢谢郭医生,我的腿脚利索多了。”一大早,等在海原县中医医院门口的患者庞少明一看见郭建坤,就三步并成两步地上前,忙把锦旗往他手里塞,黝黑的脸庞上刻着明亮的笑容。

海原县地处西北高原,由于气候和饮食的因素,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率比南方高。漳州援宁专技队队员、龙海区紫泥卫生院副院长郭建坤的“任务”,就是在海原县中医医院临床工作中,开展中医药技术介入内科疾病、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等疾病的治疗与交流。“庞少明的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折磨他很久了,我们通过中草药和针灸的办法帮他恢复差不多一周左右就可以正常行走。”

在临床工作中,郭建坤已介入中医药治疗的患者800余人次,取得很好的疗效。同时他通过开展培训班交流学习,以及“师带徒”的培养方式让中医疗法慢慢扎下根。

2021年,漳浦县赤湖中心卫生院副院长蔡坤荣跟随漳州援宁专技队前往海原,在海原县人民医院的肛肠科、泌医科开展诊治和指导工作。在他来之前,医院里关于内痔硬化剂注射术和套扎术治疗手段是空白的,他通过手术示教、开课培训、带教等方式,使得科室诊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虽然从宁夏回漳已快一年了,但蔡坤荣现在还会收到“徒弟”赵钱来和苏海鑫的“求助”电话。“遇到没有把握的病例,他们会发资料过来,我会给出一些建议。以前他们连手术都不会做,现在在科室里已经独当一面了。”蔡坤荣骄傲地说道。

闽宁两地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架起一座又一座桥,推动新发展阶段闽宁协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漳州特产_漳州名贵特产_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

▲采访调研团走访中卫市新闻传媒中心

花儿之乡,古韵海原。在偌大的海原县博物馆参观,丰厚而多彩的历史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等不禁让人沉醉、流连。

“漳州与海原都蕴藏着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我们通过搭建展示和沟通的平台,加强两地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互鉴。”漳州市援宁专技队队长张晓龙介绍说,2022年5月中旬、7月中旬,以“闽宁协作漳海情 不忘初心再扬帆”为主题的漳浦·海原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先后在漳浦、海原举行。

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_漳州特产_漳州名贵特产

▲采访调研团参观海原县非遗博物馆

交流活动向两地人民展现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地域风光和民俗风情,展示了漳浦、海原两地闽宁文化协作取得的成果。“我们互赠了书法、美术、剪纸、刺绣等180幅作品,作为两地永久馆藏。”张晓龙希望,以文化为脉,打造两地文化协作新品牌,推动东西协作打开新局。

福建漳州十大特产干货_漳州名贵特产_漳州特产

《闽南日报》2023年5月30日第4、5版

▼往期推荐▼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