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和绝句是规定了字数、句数的两种诗体,律诗为四联,绝句为律诗的一半二联。王力先生认为绝句有这四种情况:一为截取律诗前半首;二是取后半首;三是取首尾两联;四是取中间两联。

仇兆鳌谈绝句作法时说:“五言绝句,始于汉魏乐府,六朝渐繁,而唐人尤盛。大约散起散结者,一气流注,自成首尾,此正法也。若四句皆对,似律诗中联,则不见首尾呼应之妙。必如王勃《赠李十四》诗“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因为律诗的结构跟其他诗体比起来更加紧凑同时也很完整,我们就以律诗为范例来研究“联”在篇章中的地位。律诗整体被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四联,又称为“四解”。关于四联,前人已经进行了许多讨论。

结构技巧起承转合_起承转合结构模式_转承起合还是起承转合

《金针诗格》论首联:第一联谓之“破题”,欲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又如海鸥风急,鸾凤倾巢,浪拍禹门,蛟龙失穴。

这段话分别用了一连串夸张的比喻来说明首联的创作方法。首联要做到起势突兀,气势雄伟,力量充沛,一定要警醒读者耳目,方能起到一个“头”的作用。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也就是点明主题,主题一开始就要确定、鲜明。首联如何切入主题决定了整个篇章的结构方式。

据传为元代杨载所作的《诗法家数》中讨论四联的问题时也曾说道: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就题起”是首联先点题,然后在后联再行铺排、展开,即先合后开的形式。“兴起”“比起”和“引事起”,都是首联先从它事铺开,留待后面再点题,是先开后合的安排。

关于破题的方法,刘熙载在《艺概》当中说得更清楚:“点题字缓急畜泄之异,皆从题之真际涵泳得之。先点必后做,后点必先做;先点以开下,后点以结上。”

点题的不同方式决定了篇章“缓急畜泄”的节奏特点和风格特征。先点题如开门见山,显得突兀陡峭,也像高山流水急泄而下。如果先铺开,待全面展开之后再收束起来点题,行文一定显得迂回从容,所以叫“缓蓄”。

转承起合还是起承转合_起承转合结构模式_结构技巧起承转合

历代诗话中对突兀式的起句法更加偏好一些,谢榛《四溟诗话》曾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也说“起手贵突兀”,他称赞王维诗“风劲角弓鸣”,杜甫诗“莽莽万重山”“带甲满天地”,岑参诗“送客飞鸟外”这几首诗的起句是“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

起句的创作尤难,但起句最要紧的要遵行这条:先须阔占地步,要高远,不可苟且。这里讲诗歌的起势应疏朗有致,如果一开头就将整个诗意说尽,或是漫无目的、不着边际,都会对诗歌的气势起到削弱作用。

又如果诗歌开头气势狭小,意境逼仄,等于把自己置于绝境。地步一狭,就如无根之潦,诗意很快就枯竭,后面的几联也无法再打开局面。只有立意高远,后面的诗句才如有源之泉,源源而来。

起承转合结构模式_转承起合还是起承转合_结构技巧起承转合

第二联为颔联,“颔联”之意为紧接首联,处在“承“的位置。对这联的写作《金针诗格》要求:“欲似骊龙之珠,善抱而不脱也。·····言其雄赡道劲,能捭阖天地,摇动星辰也。”

颔联要紧随首联而来,首联铺排,颔联就点题收煞;首联点题,颔联就展开。颔联主要作用在于“抱”,为首联推波助势。此联亦谓之“撼联”。前面比喻意为两联的力量共发,诗歌的气势就不会单薄而会雄壮有力。

《诗法家数》论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仍然强调和首联的衔接,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切不可两联意不相接,各说各话,这就削弱力量了。

尤需注意的是颔联的主要功能如同花之花萼,承托首联,所以不可像首联那样陡峭,而是贵在匀称有力,要缓缓相承,让首联之意能平稳落地,如显得太急就不好了。

结构技巧起承转合_起承转合结构模式_转承起合还是起承转合

第三联“颈联”。颈是连接头和身体的关节活动处,取其可以随意转动之意。这联在四解中是“转”这一解。倘若律诗中间二联平铺四语,就会累赘而不灵。“转”的意思是在前面颔联的基础上要转折、变化,不可顺一意而作。

意义的转折会使诗篇呈现丰富的层次,所以《金针诗格》中说颔联:“欲似急雷破山,观者骇愕,搜索幽隐,哭泣鬼神。”

“急雷破山”指转折要新颖,要出人意料之外,同时要象劈山雷一样有力,所以这联也谓之“警联”,意为醒人耳目。“搜索幽隐”指又要发挥充分想象力,能使最难明了的幽冥之事也要使之纤毫毕露。

《诗法家数》也说:“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这联的写法与颔联相同,不外是意、景、事和引证几种,但《诗法家数》强调的是一定要避开领联之意,要转折、要变化。

转承起合还是起承转合_起承转合结构模式_结构技巧起承转合

“转”的精神可以体现在意义的转变,上联写此物,下联写彼物,上联写情,下联就换景;也可以是写作角度的变化,上联写主观内心,下联就从客观世界来写,上联正面描写,下联就侧面切入;还可以是风格和格调的变化,可以色调和情绪的转变等等。需注意的是,“花开两朵”必源于同枝,“转”也必须在主题的控制之下,围绕同一个中心变化角度进行,如跑题则不可。

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二联在“转”的基础上又非常强调形式上的一致,要求四句的句型、句式的完全一致,并且还要形成严格的对偶。二联之间因为形式的对称性而构成一种绝对平行,从而制造出平行力,是相互吸引的力量。

中间二联同时具有形式上的吸引力和意义上相异的排斥力,用相同的形式构成不同的意义,很容易纠结不清,所以律诗尤其要注意解决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在篇章中的共存。中间二联因为对极力的存在,顺理成章成为诗歌篇章的中心,是最重要的存在。

结构技巧起承转合_转承起合还是起承转合_起承转合结构模式

第四联“尾联”,是四解中的“合”句。这联应该对前面的几联起到总结性的作用,也谓之“落句”。

《金针诗格》说:“欲如高山放石,一去不回。”一个篇章到此处就如同曲终奏雅,谢客闭幕了。但是杨万里对尾联规定的不以为然,他说:“诗已尽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他举杜甫《重阳诗》云:“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夏日李尚书期不赴》云:“不是尚书期不顾,山阴野雪兴难乘。”这些都是意不尽之好诗。

他认为《重阳诗》尾联出句设问,而对句却没有如约答问,而是转言其他,问句的答案只能依靠读者自己揣测、想象,这就叫“诗已尽而味方永”。《夏日李尚书期不赴》中李尚书解释自己夏日失约的原因是因为“山阴野雪”,这个显然荒谬的借口极具反讽的效果,其中蕴藏深意也只能依靠读者的想象来探究。

杨万里主张尾句不能把所有的谜底都揭晓,一定要留有让人思索的余地才佳。《诗法家数》的观点与杨万里颇为相同:“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起承转合结构模式_结构技巧起承转合_转承起合还是起承转合

杜诗也有云:“篇终接混茫”(《寄岑参诗》),其意也与上面的几种说法相类似,指诗歌结尾不一定拘在前几联之内,可以另朝一意撒开去。不管尾联是总结还是深化主题,或者承颈联之意,或者采用典故引证说明,最重要的是要至少要用一句来引出他意,从而使诗歌耐人咀嚼,意韵深远。

《白石道人诗说》总结尾联尽与不尽有几种情况:“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词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是也;意尽词不尽,如抟扶摇是已,词尽意不尽,剡溪归棹是已;词意俱不尽,温伯子雪是已也。所谓词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所谓意尽词不尽者,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至如词尽意不尽者,非遗意也,辞中已仿佛可见矣。词意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

沈德潜说得更简洁明白些: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本位收住。

总之,要么是收,要么就放开。四联的命名就已经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首联领头,颔联承接首联,颈联主要作用是支撑,尾联收束,四联基本上要形成“起、承、转、合”。

然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仅限于此,其中的细碎规则还有很多,比如首联两句中每句要各表一意,然后上句为颔联之主,下句为颈联之主,分别承接开,而形成更自然的“承”和“转”。

结构技巧起承转合_起承转合结构模式_转承起合还是起承转合

四联之间的承接方法也分得很细:起要有分起、合起、缓起、急起;收要分虚收、实收、顺收、逆收;对有反对、正对、平对、串对;接有远接、近接、曲接、直接。在这些方法当中就可穷尽律法之变。

在四联当中,要尤重视中间颔联和颈联的安排。因为这两联处于诗篇的中部,也就相似于人体的“腰”的部位。“腰”若软弱无力,全篇便会涣散,所以中腰二联要“健”,要“实”,这全靠整齐的句式以及对偶等形式来实现。同时,颔联与颈联在意义和结构的安排上一定要避免相同,这样才成其为“转”。

“中间两联,句法或四字截起承转合结构模式,或两字截,须要血脉贯通,音韵相应,对偶相停,上下匀称。有两句共一意者,有各意者。若上联已共意,则下联须各意,前联既咏状,后联须说人事。两联最忌同律。颈联转意要变化,须多下实字。字实则自然响亮,而句法健。”

起句和尾句的作用同样也不可轻视:“元陆辅之词旨云:“对句好可得,起句好难得,收拾全籍出场。”此盖尤重起句也。余谓起收对三者皆不可忽。大抵起句非渐引即顿入起承转合结构模式,其妙在笔未到而气已吞;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尽。”

结构技巧起承转合_起承转合结构模式_转承起合还是起承转合

四联之间形成的“起、承、转、合”根据尾联究竟合拢还是荡并还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形态;第一种,尾联作为首联的复位段,隔着承接关系的颔联、转折关系的领联而与首联之间发生了间接承接的关系。篇章内部含有两个承接关系和一个转折对极关系,是周期性的圆形循环结构。

第二种是尾联在颈联基础上进一步宕开,篇章总共形成首联与颔联一个承接关系以及颔联与颈联、颈联与尾联两个转折关系,四联之间形成了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形式。两种结构不同点就在于尾联的承接究竟是接在首联还是颈联。

“起承转合”结构的重点环节并不在于承接关系,而在中间二联形成的对极转折关系之上。因为对极关系的存在,诗歌章法的发展由首联、颔联渐进式的细微渐变进入颈联与颔联之间跳跃式大幅变化,然后又复归于平静的渐进。

章法进行的节奏发生了变化,就可以巧妙地避免单调。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篇章在“转”中散乱无收,特地规定中间二联的平行结构,用句式和对偶加以外部形式上的束缚。转折中有勾连,勾连中又蕴涵转折,明连实转,似断实续,诗的效果成倍地扩大。

所以“起承转合”作用在于构成丝丝入扣的、精密又变化的诗歌篇章,是一种非常符合中国古典诗歌气质和基本格调的章法结构。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