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翟沟村位于新密市白寨镇人民政府南2.5公里处。辖翟沟、岗庙等9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410多户,1800多人。

村名由来

据《翟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一支翟姓由山西洪洞迁密,在华胥山附近的“二龙护珠”(这里沿溱河东岸有两座山,形似两条巨龙,两山相对出突出一峰,名叫华胥峰,两山朝一峰呈“二龙护珠”之势)之地定居。后发展成村庄,根据翟姓、山沟,村名定为翟沟。

多年后,翟姓败落,剩下的几户全部迁走,村中无一翟姓翟姓,但一直沿用翟沟村至今。

翟姓_翟姓图腾_翟姓怎么读

村庄一角

历史脉络

距今1万年前,古人在现翟沟村生活。后来,该地发现古人活动的遗迹,被命名为李家沟遗址。

明代,翟姓迁往该地,形成村庄。

清代,翟沟村村民以农业为主,生活贫困。

民国时期翟姓,翟沟村属于密县光林乡辖区。

1955年至1957年,修打磨沟水库、楚家门水库,参加修建鱼池沟、华沟水库。

1958年至1960年,全村参加修建圣水峪水库、马河水库(李湾水库)。

1958年,翟沟村划归白寨公社(1983年改为白寨乡,1994年改为白寨镇)。

1966年至1976年期间,修小水坝4处,挖坑塘5处,平大寨田约300亩。

1964年至1996年,四次建大队部、村部。

1970年至1972年全公社第二个大队自力更生办电成功。

1976年至1978年修光武店大渠100米,建8—10米高桥拱十孔,大小队投资共计约10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翟沟村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办煤矿、石料厂等企业。

2009年春,翟沟村农民投资建设以华胥山、华源祠为中心的溱水上河园万亩生态农业观光游览区。

2009年6月,新密市民协多次深入白寨镇翟沟村,考察伏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为该村旅游开发出谋献策,依托华胥山的伏羲女娲文化,重修了供奉华胥氏、人祖伏羲女娲的华源祠。

2009年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在李家沟、翟沟交界处发现李家沟遗址,在考古界引起轰动。

2010年10月13日,由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羲皇文化保护基地共同主办的庚寅年中国羲皇文化之乡艺术节在河南省新密市李家沟遗址的溱水上河园隆重举行。艺术节上表演了大型民族舞蹈《源远流长》再现了人类从洪荒迈向文明的艰辛历程,还表演了龙舞《龙腾华源》、盘鼓舞《开天辟地》、现代鼓乐《欢庆盛世》、古宫廷音乐《太古吹歌》等,来自全省各地的数千名代表观看了演出、使他们受到了一次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

翟姓图腾_翟姓怎么读_翟姓

中国羲皇文化之乡艺术节

2010年以来,翟沟村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省级生态文明村。

2013年5月,李家沟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翟沟村生态环境建设成绩显著,成为新密东北部生态绿地、郑州的后花园。

村庄档案

溱水上河园 2009年春,翟沟村农民投资建设以华胥山、华源祠(位于华胥山,又名华胥庙)和李家沟遗址为中心的溱水上河园万亩生态农业观光游览区(简称溱水上河园)。

翟姓图腾_翟姓_翟姓怎么读

华源祠

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建设了华源祠、溱水湖、二龙桥、双龙阁等景点,景区初具规模、景色怡人。景区接着投资1亿多元,开发建设“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展览馆、李家沟遗址博物馆、星级宾馆、扩展训练基地等项目,着力打造成集朝圣、游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民俗生态旅游区。

翟姓图腾_翟姓怎么读_翟姓

溱水上河园景色

李家沟遗址 全称为“河南新密李家沟旧石器-新石器过渡阶段遗址”。位于李家沟村、翟沟村交界处,为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遗址距今10500年至8600年。

翟姓怎么读_翟姓图腾_翟姓

李家沟遗址挖掘现场

李家沟遗址的发现,从地层堆积、工具组合、栖居形态到生计方式等多角度提供了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进程的重要信息,较清楚地揭示了该地区史前居民从流动性较强、以狩猎大型食草类动物为主要对象的旧石器时代,逐渐过渡到具有相对稳定的栖居形态、以植物性食物与狩猎并重的新石器时代的演化历史,展示了本地区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填补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之间的缺环与空白。

(郭增磊 整理)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