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仙服”分家的事儿先缓一缓,毕竟汉服圈的事儿从来不怎么单纯,分家涉及到各方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图谋,不仅仅是服饰上的事儿。我们先单纯聊聊“仙服”——仙气飘飘的古装到底从何而立的呢?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热播那会儿,我写过一篇《》,表示中国古代的神仙穿着的并非是我们现在认知的轻纱广袖的服饰怎么画古风仙女,而是基于人间服饰制度的礼服。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照 / 豆瓣

并且因为神仙都是在天上有官职,所以他们身上的服饰往往也是具有品级的礼服。因为礼服形象的资料相对匮乏,所以很多学者做服饰考据的时候,也会引用同时代神仙画里的形象作为参考(注意:是参考不是复原)。

由于现在大家对古装的认知发生了变化,神仙逐渐只是成为了玄幻仙侠中的一种题材,提供更脱离现实的故事发展空间。于是,他们的“神职”就渐渐不如他们的“仙格”来的重要,大家穿“仙气飘飘”的古风服饰就多于穿雍容繁复的典制礼服。而且现在的神仙队伍也明显年轻化偶像化了,服饰自然也不太适合沉重肃穆风格的。

△ 《西游记》剧照 / 网络

△ 《香蜜沉沉烬如霜》剧照 / 豆瓣

可大众审美这件事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一点点塑造出来的。那么这种戳中普通观众“苏”点的古装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呢?

嗯,前面哔哔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引出今天的主角——梅兰芳和他的“古装新戏”。

之所以叫“古装新戏”是因为它在当时和以往的古装京剧很不一样。(“古装”这个词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意思,这点应该能看明白吧!←这句主要是给那些喜欢断章取义扣人“前后矛盾”帽子的小鬼们看的)不一样的方面很多,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的还是舞台形象和服饰设计,其他方面大家去看专门戏剧论著好了。

1915年,也就是民国4年,他们要排一出中秋应节戏《嫦娥奔月》,齐如山写大纲、李释勘编剧、梅兰芳演嫦娥。但是如何为嫦娥设计一身理想中的符合大家对于仙女期待的装扮,却成了一个难题。

虽然也是京剧,但这出新编剧是以旦角为重的,而且有歌舞场面,嫦娥若是穿着原本京剧的服饰上台怎么画古风仙女,既不“新”也不“仙”,自然也就达不到观众期待的“美丽”。最后,梅兰芳等人决定以仕女画为蓝本去塑造嫦娥形象。

这样的忙了几天,居然把这剧本算是写好了,跟着就轮到嫦娥的打扮,又成为我们当时研究的课题了。我的看法,观众理想中的嫦娥,―定是个很美丽的仙女。过去也没有人排演过嫦娥的戏,我们这次把她搬上了舞台,对她的扮相,如果在奔入月宫以后还是用老戏甲的服装,处理得不太合适的话,观众看了仿佛不够他们理想中的美丽,他们都会感觉到你扮的不像嫦娥的。那么这出戏就要大大地减色了。所以我的主张,应该别开生面,从画里去找材料,这条路子我们戏剧界还没有人走过。我下了决心,大着胆子,要来尝试一下。在这原则确定以后,我的那些热心朋友,一个个分头替我或借或买的收集了许多古画。根据画中仕女的装束,做我们创制古装戏的蓝本。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

▲相关书籍推荐

△《嫦娥奔月》,嫦娥

△ 《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采花衣

而后他们又根据《红楼梦》编演了《黛玉葬花》,据说服饰是从旧小说插画里找的灵感。

△《黛玉葬花》,林黛玉

△ 《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葬花衣

▲相关书籍推荐

这些形象我们如今看起来是很顺畅的,是因为它不仅符合我们对于仙女闺秀的期待,并且后来的古装形象都极深远地受到了这些“新古装”的影响。包括如今古风发型会使用的,把头发披散后又扎束起来的做法,自以为新鲜,却是老掉了一百年的牙。

△《黛玉葬花》,林黛玉

当时的人来说以前人找资料不如现代人方便,估计当时能找到的仕女画年代也不会过分久远,应该主要参考的明清时期仕女画形象固定以后的形象。不过当时的仕女画已经高度程式化了,十分脱离现实服饰,这个之前在《》里也写过了。

也就是说,仕女画里的形象,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符合民众期待的想象,而梅兰芳不过是把这种想象通过“新古装”给还原出来了。

△仇英《贵妃晓妆》

△ 焦秉贞《仕女图册》

△ 沙馥《芭蕉美人图》

△ 《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嫦娥奔月》舞谱

文中与文末广告是平台提供给公众号创作者的变现方式,根据浏览和点击会产生分成补贴给作者。显示内容是由系统根据大数据自动匹配,每个人都不同,我也无预计大家能看到的。如有打扰,请多包容。

“新古装”究竟“新”在哪儿呢?“新”在它对于以往的京剧服饰是颠覆性的。

以前的裙子穿在衣服里面,显得衣服很长;梅兰芳就把裙子扎在了衣服外面,袖子改窄,这样裙子就显得长了,整体就更为轻盈了。而且还在外面增添了丝带、玉佩等装饰,这些就很符合仕女画里一贯的装饰。并且将服装的料子也改作清雅飘逸,绣花装饰也改了原本的制式。而且当时他们还综合应用了许多当时比较先进的舞台灯光技术来辅助。

于是,同样是在台上做古人的戏文,通过服饰妆扮的不同,就营造出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 《游园惊梦》,杜丽娘

△ 《御碑亭》,孟月华

△ 《千金一笑》,晴雯

上面这组同为梅兰芳,却能看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而且,可能是为了舞台效果,也可能是受到了时代潮流的影响,梅兰芳使用了高髻。

大家自己扎一下头发,或者顶一下苹果,就能发现这个位置的重心太靠前了。但是这个位置以及装饰和同一时代的婉容所梳的旗头座是出奇一致的,也被我们如今的古装剧所继续沿用,因为它正面的视觉效果是真的好。

△ 1950s,《生死恨》

△ 1919年,梅兰芳

△ @马甲君要努力 制作的婉容和梅兰芳对比图

在《嫦娥奔月》和《黛玉葬花》之后,梅兰芳花了更长的时间编排了《天女散花》。

据说这次乃是从敦煌石窟的壁画和雕塑上获得灵感。不仅将衣服的水袖去掉了,改成了很长很长的绸带,就是很多人会称作“披帛”的东西,并且会表演一段绸舞,最后有一个双手合十的ending尤为有名。脖子上也用珠子做了类似璎珞的装饰,裙子上除了丝带玉佩也有璎珞装饰。

这样的装扮是不是很熟悉?就是如今古风妹纸们热爱的仙女本仙了(只不过不太懂现在的妹子为什么要在裙子是绣璎珞而不是真的戴着呢?)

△《天女散花》,天女

△ 《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云路衣,云台衣

这样的“新古装”形象,其实要比原来的戏曲形象显得容貌真实许多,但是依然属于虚构的产物。不过,这样的设计是戏曲发展的需求,当时被革新的还有舞台美术、舞蹈表演表演等方面。梅兰芳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京剧名家留下姓名的,他更是以推动了戏曲发展留下笔墨的。

我们回过头去看早期的古装片,受到戏曲形象的影响很大,而它们的古装女性形象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新古装”的影响。不仅只有这些,梅兰芳的古装形象还影响了当时画家的仕女图,徐悲鸿就以《天女散花》为蓝本画过,影响了连环画。就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了第一块之后,后面就应势而倒了。

△ 1960年《倩女幽魂》

△1982年《笔中情》

事物皆有发展,并且有线索可循,古装剧的戏服当然也有。只是曾经狂妄无知,以为学着电视剧里的模样披着床单玩,就是什么民族里流淌过的血液,真的可以把生物老师给气死。其实不过是一百年的“新古装”发展,早就写好了属于它的剧本。

梅兰芳迎合当时的需求,以仕女图为主要蓝本,设计出了“新古装”。看着古装剧长大的我们,浑然不知这之前的渊源罢了,还自以为找到了什么穿越古代的入口。

后来港台古装剧有过一个日本风格输入的明显势头。不过这些种种,又影响到了起步较晚的大陆地区。当人们看腻了“新古装”,便又觉得这些有日本风味的东西似乎历史古老,匆匆忙忙当作了汉唐的东西。

瞧这个历史,多么有趣呀!你以为仙服“新”,其实红了一百多年,你以为汉服“老”,其实就这十几年光景……

※如无另外标注,文章为春梅狐狸原创,如有疏漏欢烦请指正,文章欢迎分享至朋友圈,转载须经授权并支付稿费;

※所使用的图片、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