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和唐朝的中央制度为“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就是地位最高的宰相。由于负责全国行政事务尚书令,尚书令在三省的宰相中地位最高,权力也最大。
奇怪的是,自从唐太宗登基后,唐朝再没有人可以出任尚书令。唐朝官方的说法是因为唐太宗当皇帝前曾做过尚书令,所以此后的大臣们要避讳而不能当尚书令。历史的真相果然如此吗?
首先,除了少数幼年册立的太子外,大部分皇帝在登基前都曾经担任各种各样的官职。如果只是因为皇帝以前当过这个官职就不再任命的话,那么整个朝廷上恐怕就没什么可用的官员了。
其次,唐太宗是位不在乎避讳的明君,比如皇帝避讳中最常见的名字避讳在贞观时期就不需要遵守。唐太宗曾明确规定“世”、“民”两个字都可随意使用,只是不许“世民”连用而已。
既然连皇帝避讳中最常见的名字避讳都不在乎,可见唐太宗是基本不在乎避讳,更不会为了所谓的避讳而空置尚书令这样的重要官职。唐太宗登基后不任命尚书令是有更深的政治考虑。
按照隋唐制度,尚书令是品级最高的实权官员(正二品)尚书令,也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官职。正因如此,尚书令在隋朝的时候就不常设。在隋朝历史上,只有杨素当过大约一年多的尚书令。
可以说不任命尚书令在隋朝就已经是朝廷人人皆知的“潜规则”。唐太宗只不过是以“避讳”的名义将这个“潜规则”变为正式的朝廷制度而已。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